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債危機 波及中國工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8 21:24:23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歐債危機爆發後,全球需求萎縮的衝擊波已快速傳遞到中國,珠三角製衣、傢具等行業的不少工廠要麼縮小生產規模,要麼結算關門。由於工廠訂單不穩定,近年廣東興起了一種特殊的用工現象:抄更。工人不進廠,而是哪有貨做,就去哪打短工。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政府在提倡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應加強引導工人的轉型。

  工人現狀

  工廠沒貨做 數百人離廠“抄更”

  廣州日報報道,廣州增城新塘鎮是全球出名的牛仔加工基地,最近幾年,由於製衣廠訂單不穩定,出現了專業“抄更”族,大量熟練的車衣工人不進固定的廠,而是哪有貨做,就去哪打短工,做完貨領完錢就走人。而工廠方面為降低人工成本,也縮小了固定工人的規模,接到大單要趕貨時,便臨時招一批抄更工人,按件付工資。

  新塘人力資源市場是抄更族經常出沒揾食的地方。11月25日早上8點一過,熟練車衣工人們便準時地從散落在新塘各地的出租屋裡趕過來,半個小時不到,廣場裡便聚集了三四百來抄更的人。工廠的車也從各地趕來,不一會,偌大的廣場裡便匯聚了三四十輛製衣廠的車。每一輛工廠的車一停進廣場,便立即會圍上一幫抄更族,大家圍著牛仔樣諮詢著:“多少錢一件?”“1毛1”“太低了,至少1毛3才有得做”……

  找到合適的活不容易

  11月的廣州陽光燦爛,但一大早到市場揾食的金先生心情卻有些忐忑,自從半個月前從原來的製衣廠出來後,他天天來這裡物色工作,但十幾天過去了還沒有找到一家合適的,“我要求不高,只要每天能賺七八十塊錢,有貨做到年底就行。”但來這裡招工的廠,可以做到年底的單價就壓得很低,比原來他做過的那幾家廠低了10%左右;而價格稍高的貨又只能做一兩天。

  金先生原來一直進廠做長期工,計件算工資,一個月能拿兩千七八百元,不過最近幾個月原來的廠沒單做,一個月只能拿一千多元,所以辭工出來了。

  記者在市場上隨機採訪了十多位抄更族,絕大多數人表示,之所以出來抄更,是因為工廠沒有穩定的貨可做,由於計件工人沒有底薪,呆在一家廠根本賺不到錢,只好出來抄更。不過,大多數人出來後發現,要找到合適的活幹非常不容易。

  新塘也有專門抄更的。來自江西的老朱是一個做了三十幾年裁縫的老師傅,2007年來新塘後一直做抄更。“這些年下來,我去過的工廠有幾百家。”老朱說,由於自己技術過硬,而且認識的人多,他幾乎不用怎麼去人力資源市場,每天都有電話過來找他幹活。老朱對價格要求也比較高,“一般一天賺不了200元,我是不接活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