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經貿飛躍難掩問題重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5 14:33:18  


 
  從投資上講,中國入世以後,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結構也在“逐漸提升”。其順序是:先鋼鐵、石化、家電領域、一般製造業,然後汽車領域、IT領域、節能環保領域以及高技術領域,結構不斷升級,水平也不斷提高。

  入世十年來,兩國經貿合作的健康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同時也給日本帶來好處,取得了雙贏。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中國特需”成為日本經濟復甦的巨大動力。但是,健康發展的中日經貿合作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中日貿易存在“高位徘徊”的局面。所謂“高位徘徊”,是指十年來中日雙邊貿易平均增長率在17%左右,不算低,但與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增長率相比低很多,處於相對“徘徊”狀態。由於中國對外貿易總體增長速度高於中日雙邊貿易增長,中日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第二,十年來兩國貿易中,中方始終是逆差。僅2010年中國對日貿易逆差就高達556億美元。從2001年到2010年,中方累計逆差超過2400多億美元。而同期,中國對美貿易存在巨大貿易順差,這實際上相當於日本對美貿易順差轉嫁到了中國身上。長期下去,對中日貿易的健康發展不利。

  第三,中日雙邊貿易摩擦不斷。2001年,日本對中國三種農產品“臨時設限”,隨後日本實施苛刻的農產品進口列表制度等等。日本設置的種種“安全壁壘”、“技術壁壘”,阻礙了中國產品進入。

  第四,日本對華投資“大起大落”。在中國入世以及相關政策的強大推動下,日本對華直接投資迅速增長,特別是汽車行業的對華投資在2003年到2005年間出現“猛漲”態勢。這也導致了2006和2007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劇烈下降。2006年下降了30%,2007年下降了22%。

  第五,日本對中國投資開放程度不夠。儘管日本官方表示歡迎世界各國對日投資,小泉時代還提出“吸引外資倍增計劃”。但由於日本市場的封閉性、日本特有的“經營慣行”以及對中國企業的偏見等原因,導致中國企業對日投資仍困難重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