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債危機:希臘30%華人另謀出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6 17:21:19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希臘,位於巴爾幹半島南部,瀕臨愛琴海,曾經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然而,從2009年10月起,希臘卻深陷史無前例的債務危機泥淖,成為拖垮歐盟經濟的始作俑者。2010年5月,希臘成為歐洲債務危機的首個受援國。眼下,身處危機漩渦中心的希臘,正不惜一切代價通過加稅減薪裁員等各項緊縮措施共度時艱。這場突如其來的債務危機對旅居希臘的各國移民包括華商華人而言,也不啻一場艱巨的考驗。本版撰稿 沈春寧

  希臘官方失業率18%民間統計23%

  已有約600家華人零售店關門歇業

  中國經濟網報道,《中希時報》是希臘唯一一份華文媒體,覆蓋希臘、塞浦路斯、保加利亞三個國家,發行量4000-5000份,讀者是當地的華人華商。總編輯汪鵬是南京人,旅居希臘已有10年。

  半年之前,汪鵬還沒有直接感受到這場危機帶來的影響。直到今年9月份,汪鵬才有了切身感受:“本來我們報紙可以享受國家津貼,每份報紙補貼0.1歐元,但今年9月份以後,報紙補助津貼一分也享受不到了,而發行成本則漲了10倍。售價1.5歐元的報紙,利潤全部充抵郵政投遞成本了。”

  聖誕節本是希臘一年裡除了複活節之外的另一個銷售旺季,但今年各個商家的營業額都在銳減。“對於希臘中低收入的老百姓來說,如果經濟危機一直這麼持續下去,足以讓許多家庭一蹶不振。希臘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是18%,但民間機構統計的數字已達到23%。”汪鵬介紹,近期,在他們報紙上發布最多的便是店鋪轉讓信息,“2009年以前,我們報紙很少有這類批發貨行的轉讓廣告。現在大多數華人貨行即使登了廣告,也無法轉讓出去。很多人登了一段時間後見無人問津,只好清倉關門。而繼續留下營業的商鋪也是慘淡經營。”

  據統計,旅希華商的營業額至目前平均下滑至少50%以上,很多華商店鋪門可羅雀,還有很多店鋪則關門歇業。危機前,分散在希臘各城鎮、島嶼和鄉村的華人零售店約2000家,但現在約1/3的華人零售店已關門。這也直接影響到《中希時報》的發行量驟降20%-30%。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