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如何對待“中國議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4 14:00:56  


 
  德克薩斯州前州長里克•佩里更在11月份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辯論中,將目前中美的貿易競爭與上世紀80年代美國與蘇聯的競爭做出比較,並聲稱如果自己當選,一定會帶領美國再次贏得勝利。而鑒於其在任州長時與中國密切貿易合作往來的記錄以及一貫以來對自由貿易的推崇,佩里並沒有公布任何相關的經濟制裁計劃。

  相比前幾位參選人,現任國會參議院羅恩•保羅在中國議題的態度上更為謹慎。在去年一月份 美國新聞網的一次電視採訪中提到,“我們(美國)不應該指責中國。”並認為針對中國的政府干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財政赤字和經濟困境。

  曾任美國駐華大使,同為共和黨參選人的洪博培則對羅姆尼的言論提出了批評,認為其立場將引發新一輪的“貿易戰爭”。他認為,任何制裁措施都必然導致北京採取相應的報復性措施,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增加兩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在中國大陸及台灣生活工作多年的洪博培亦在最近的一次電視辯論中提及,美國很難在世界貿易組織有效討論中國作為貨幣操縱國的議題,也難以應對與之捲入貿易戰爭的代價;在當前中國社會即將發生轉型的一個時代,美國更多應該考慮去接觸到中國的年輕一代,中國的5億網民和8000萬博客作者,他們將會成為中國社會轉變的主要因素。

  而七人中的唯一女性候選人,米歇爾•巴克曼只在一次公眾演講中提到中國,稱“美國應該學習借鑒中國的模式,並認為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只會使美國成為福利國家,而失去競爭力。”這一言論引發了美國媒體的廣泛討論及諸多嘲諷,並被普遍認為是巴克曼本人對中國了解甚少的表現。

  據美國《新共和》雜誌的分析,羅姆尼等參選人表現出的對華強硬立場,更多是出於爭取選票的動機。在俄亥俄與南卡羅來納州等製造產業不景氣的地區,“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的說法將幫助參選人贏得更多的支持。羅姆尼本人近期對華的強硬態度,亦不大可能出自其經濟政策顧問團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