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海博弈:中國要用實力贏得和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5 07:59:35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平崛起,中國拓展周邊外交,維護海洋權益和穩定周邊海域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內涵,也與視太平洋乃至亞太地區為勢力範圍的美國,無可回避地在戰略利益上產生碰撞。美國意圖在亞太地區制肘、抗衡中國,南中國海問題無疑是美國拉攏周邊國家加強海事安全合作、結成利益共同體的現成籌碼。中國需要正視的外來挑戰,除了化解南海等區域的爭端外,如何讓周邊國家接受一個不同於目前現狀的海洋秩序至關重要。這不僅需要提升中國自身的實力,也需要堅持宣示中國主權無意妥協的信念。

  目前的現狀是,對於中國宣示主權的南海海域,還有越南、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都自詡有權而成為“聲索國”的挑戰者。儘管諸如菲律賓、越南等區域國家在經濟與軍事實力上無法抗衡中國,但他們依仗域外大國不斷成為麻煩製造者。菲律賓外交部長羅薩里奧甚至稱中國的南海主權聲索“毫無根據”,並呼籲他國干涉表態。 面對這樣複雜糾結的南海態勢,中國有必要不給對方留下幻想和渾水摸魚的餘地。這從長遠和根本的大局而言,也是對日本、韓國、印度等覬覦中國領海主權的非南海沿岸國家的警示。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崛起和一個區域大國的成長過程,必不可免地要遭遇來自不同側面的考驗,南海博弈的增加增強,就是外交、軍事領域的局部表現。另一方面,中國的崛起也讓美國感受到不確定性,在美國新一輪戰略擴展的背景下,有學者稱中美關係也步入了“戰略焦慮期”。美國的戰略焦慮尤其關注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可能改變地區力量平衡,對美國主導的地區秩序構成挑戰;而中國的焦慮則因美國重返亞太而引發區域安全聯鎖效應,深化了周邊環境安全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中美實力對比的不對稱性,中美之間對彼此戰略意圖的認知不確定性,也可能放大中美之間的分歧,導致中美之間暗流湧動風波不斷。因此,中美兩國惟有增進戰略互信與合作,才能有效控制並逐漸消弭雙方的分歧。在此基礎上,中國騰出手來調整區域戰略,充分安撫周邊國家對中國崛起的焦慮,為塑造穩定的周邊戰略環境和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而努力。這也是一個成長中大國的外交責任擔當。

  外交上可以回旋,有時還可能退讓,但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問題上,中國的底線必須堅守,中國必然要以實力宣示主權,以實力贏得和平。這種實力宣示不能狹義理解為武力解決,它可以是經濟外交力量的綜合運用,可以是軍事威懾、能量展現。南海博弈,對中國來說,是對付區域麻煩製造者的必要過程,更是向全世界宣示主權不可侵犯的信念的進程,也籍著這一進程,中國才能走向成熟,並參與重構全球區域與海洋秩序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