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神九與民生並不對立 莫讓負面情緒擴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7 08:47:41  


 
  神舟九號至少帶來國家戰略與商業價值的雙重收獲。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任何社會的進步都需要科技進步來拉動。過去一個多世紀,中國一直處於對發達國家的追趕中。如果沒有高鐵,沒有高速計算機,沒有核電技術等這些前沿技術,難以想象中國僅靠低端勞動力就能取得今天的經濟成就。

  正因為國家有了戰略性的構架,中國的發展才沒有出現明顯的短腿,發展民生事業也才更有保障。回想毛澤東時代,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尚且成功研製了原子彈、氫彈,震懾了敵對勢力,樹立了國威。而今國家間的競爭涉及各個領域,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太空領域必須直面這種競爭,以技術和綜合實力去爭取話語權,也是為全人類的航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另一方面,神舟九號上天,看上去不如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方面與百姓的生活更密切,但發展航天技術帶來的經濟價值是無法比擬的,也能為解決民生問題起到推動作用。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報告顯示,中國近年已有近2000項空間技術成果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從氣象預報、防災減災到方便食品、紙尿褲等,不一而足。

  航天技術民用,不管知道或者不知道,它一直在我們身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隨著航天事業發展,航天技術民用化領域也將不斷擴大。 

  因此,中國在發展前沿技術的同時,別忘了做好相應的說明,讓民眾更充分了解這些技術到底為何應用、應用到哪裡?化解民眾因為不了解而發出的質疑,不能任由非理性情緒擴散。同時,也必須看到,部分民眾對神九的怨言並非完全針對航天事業本身,更多是因為在其他領域的訴求未能得到滿足,怨氣轉移,例如反腐敗、紓解民生困難、促進社會公平,多年來一直進展不大。

  中國人不缺智慧,缺的很可能是凡事認真的態度,民眾的質疑也是一種有益的提醒。政府部門應當以更大的努力去解決,去化解民眾積聚的怨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