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堵”治堵,治不了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3 09:11:47  


6月30日,接近7月1日零點時,大批購車者排隊交費。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美國《僑報》7月2日載文《以“堵”治堵,治不了堵》,摘要如下:

  6月30日晚,對於很多廣州市民來說,注定是一個不眠夜,因為他們要排隊買一種明天可能就買不到的商品——汽車。廣州市政府當晚21時突然宣布:從7月1日零時起,該市中小型客車進行配額管理,一年增量限定12萬輛。突如其來的“限購令”,迫使很多市民通宵排隊購車。

  上海拍賣車牌、北京搖號購車、廣州配額管理,不難看出,大陸北中南三大城市在“限購治堵”中,有點“殊途同歸”的味道,其所產生的示範效應也將是巨大的。

  堵,已成為“北上廣”的管理者們早就預料到、卻始終未找到對症醫治方法的“慢性病”,一步一步要把這三座城市拖死。有網民調侃:北京是“首堵”、上海是“上路就堵”、廣州是“廣泛地堵”。面對日益高漲的“治堵”呼聲,當局端出的只是“限購、限牌、限行”這樣的“封堵需求”措施,可謂是以“堵”治堵了。

  其實,交通擁堵不是車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這裡面包含了城市規劃、道路建設和管理、公共交通、公民素養等多方面因素。北上廣三城比紐約、東京這樣城市的汽車保有量多不到哪裡去,但為何北上廣更堵車呢?

  大陸城市化進程正處在加速期,城市形態日趨成熟的“北上廣”正成為不少大陸城市效仿的模板。不過,在治堵問題上,這些城市可不能以“北上廣”為師,而是把它們作為一個值得反思的案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