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貿“翻山”需內外兼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1 09:48:24  


 
  儘管“中國製造”遭遇貿易調查早已不新鮮,但在今年這樣的特別年份,較之以往更加頻繁的貿易摩擦,將不再是習以為常之後的視聽疲勞,而極有可能挑動當前世界經濟脆弱而敏感的神經。更何況,這其中還充斥著諸如“美國議員抵制奧運隊服‘中國製造’”的鬧劇。在政治、經濟雙重變局的2012年,將對華貿易“政治化”正成為一些國家政客的選擇。

  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下,任何一個開放國家的對外貿易乃至經濟發展要想實現“翻山”目標,都需仰仗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一點中國也不例外。因此,要告誡那些頻繁將經濟話題進行政治操弄的國家,切勿因為這個變動年份而躁動,抱團取暖、增強互信才是如此環境下的正確選擇。

  當然,中國外貿要想“翻山”,更大的決定因素還在自身。中國經濟告別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後,中國的外貿企業也在苦熬與轉型之間搖擺——過往的經驗告訴他們,熬一熬,挺一挺,很快就能看到經濟回暖;與此同時,選擇另一片發展藍天,又普遍面臨高端市場難以打開的困難,顯得信心不足。

  無論是官方還是學界,都在疾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這的確有助於保持中國外貿的競爭優勢,但要真正實現並非易事。

  製造與創造,一字之差,體現在經濟治理上,卻是重數量與重質量之間的博弈,是中國式創新與顛覆性創新之間的抉擇,需要管理者、執政者有足夠的改革勇氣,需要形成更為廣泛的民間共識。

  實際上,無論是中國外貿的“翻山”,還是中國經濟的轉型,恐怕都將取決於對創新空間的釋放,尤其是創新人才的培養與使用,創新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和環境,以便讓那些處在搖擺與糾結中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能夠獲得下一步發展的信心和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