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暴雨拷問中國城市建設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5 09:05:57  


 
  當前,中國正加快城市化的進程,很多城市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為此大拆大建,“重地上輕地下”。位於地表上的“面子工程”日新月異,而埋在地下的“裡子工程”往往被城市管理者和建設者忽視甚至“遺忘”。網民關於“中國城市,上半身基本上很靚,下半身基本上很爛”正是對此嘲諷的灰色幽默。

  有評論一針見血:當前中國的城市規劃體制、城市規劃隊伍、城市規劃理念等還帶有嚴重的計劃經濟色彩,普遍表現為重生產、輕生活,重收益、輕環境,重短期、輕長期,重地面、輕地下,遇到城市災害也就束手無策。

  法國作家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那些看不見的下水道,最能反映城市管理者的執政責任和施政藝術。

  在法國巴黎,密如蛛網的下水道總長近2400公里,下水道裡也會標注街道和門牌號碼,雄偉的工程令人驚嘆。日本東京的地下排水系統堪稱世界第一,水道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60米。如今,“與世界接軌”已成為中國各級官員們的口頭禪,中國與世界之間,不能再“隔著一條下水道”。

  注意到,近幾天,中國的電視媒體正在廣泛報道在被困時如何逃生。但更應該引起重視的是,官方應如何讓民眾引起對災難的極端的重視,如何避災。

  21日正值周末,暴雨來臨之前,儘管北京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但並未阻止市民出行,街上仍有非常多的汽車與行人;一名司機在車內溺亡,讓人惋惜的同時,也讓人不解。畢竟這不是汽車掉進河裡,而是在公路上。既然前方水深,為什麼還要向前開?留下人們太多的疑問。

  暴雨已經過去,但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卻不能就此擱置忘卻。相反,中國應逐一檢視問題,拿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以應對未來或將發生的災難,減少災難造成的可能損失。如此,方對得起這場史上最大降雨的考驗,對得起因災難而離去的寶貴生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