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被平均”現象泛濫將誤導中國決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8 14:25:22  


 
  須要注意的是,濫用“被平均”的數據會對政策決策起到誤導作用。按照這份報告,中國人的住房水平趕超不少發達國家,政府不必對樓市調控、保障房不必開建……以北大的智慧,難道就不能擺脫平均統計的慣性思維?這種“戲弄”民眾的報告,難道是北大尋求被調侃的黑色幽默,還是已經被利益綁架?

  對於承擔智庫角色的眾多機構來說,其發布的報告正是民眾需求和政府決策之間的橋梁,對於分析解決民生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這種調查統計,不能是簡單地進行加減乘除的數學題,而是要為國計民生出謀劃策的數據庫。有觀察家一針見血指出,作為反映現狀、“模擬”現狀的調查數據,要避免“平面化”、片面化的成果匯報,必須建立多維度、多角度的“立體化”數據體系,才能既體現宏觀環境的大勢所趨,又體現民生疾苦的輕重緩急。尤其在當前的形勢下,基於階層、行業、區域差異,導致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公共服務水平差距顯著,民生問題中的結構不平衡性相當突出,對於調查統計中的“平均數”誤區更要慎重。

  正如評論指出,公眾對民生公平性訴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調查統計不能圖好看、圖省事,既要以平均數體現民生發展的共性趨勢,更要以差異化數據體現民生現狀的個性化訴求。統計數據的采集和展示,必須是多維度、多側面、多層次的複雜體系,以對現實更全面、更細致、更深刻的反映,體現出調查統計應有的科學性、權威性,才能讀懂民生的酸甜苦辣,了解民生實情和努力方向,為國家宏觀大計作出提供參考。

  自恃把持著話語權的各個機構,不能不只為“統計而統計”,須將反映社會現實與民眾心聲的民生報告作為一種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