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若與中國打大規模常規戰爭 俄軍必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0 08:56:52  


 
  如果真的按照俄國防部和海軍的設想,把“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部署到太平洋艦隊,那麼它在面對美國、中國、日本等潛在對手時將沒有任何用武之處,將成為昂貴而無益的玩具。“西北風”級航母使用現代化指揮系統,需要最高級別的專家級海員隊伍,對俄海軍官兵訓練提出了極為困難的任務,而且日常戰備、維護要求極高。鑒於核潛艇事故多發的事實,對俄海軍來說,“西北風”最安全的服役方式是永遠停泊在碼頭,一旦出海執行訓練作戰任務,可能會帶來不可預測的悲劇後果。而且客觀地說,俄海軍根本沒必要發展大型水面艦隊和超大型水面戰艦,由於新型攻擊型航母建造計劃一再推遲,設計複雜,艦載機研製困難,飛行員培養不易,俄海軍在可見的將來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接近或趕超美國海軍。而除了和美國海軍作注定失敗的鬥爭之外,俄海軍根本不需要航母,畢竟俄羅斯沒有大型商貿船隊,海上貿易量小,不需要強大的海軍來保駕護航,只要擁有足夠的護衛艦、反潛艦、登陸艦、護航艦艇就行。俄海軍建設重心應當集中到潛艇,特別是核潛艇的發展上。

  至於俄羅斯喜歡用來恐嚇歐洲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其射程在500公里以內,能夠攜帶戰術核彈,主要用於對敵軍戰役縱深內的小型點、面目標實施常規殺傷。俄軍威脅在加裡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實際上是在準備應對可能與波蘭或者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局部武裝衝突,但是不難想象,俄軍對波蘭或立陶宛境內目標的任何導彈打擊,引發的都將不只是俄波或俄立戰爭,而是俄羅斯與整個北約集團的衝突。如果只使用常規武器的話,考慮到北約成員國軍隊的數量和裝備水平,無論有沒有“伊斯坎德爾”導彈,俄軍都沒有機會在對抗中堅持到最後。因此這種戰爭將會非常迅速地演變成無限的熱核戰爭,對全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屆時俄羅斯很難指望得到白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的幫助。而如果只是應對獨聯體內部的常規戰爭,那麼對強大的俄軍來說,“伊斯坎德爾”導彈就會顯得多餘。

  如果同另外一個潛在對手中國爆發大規模常規戰爭,俄羅斯同樣沒有機會獲勝。相比之下,中國擁有無限的人力資源優勢和強大的工業潛力,能夠大量生產武器和作戰裝備。因此,如果俄羅斯真正與中國爆發任何嚴重武裝對抗,俄軍最後都將會發動熱核戰爭。在這種戰爭中,俄羅斯獲勝的機會不小,但是必將遭受巨大的損失。與前蘇聯時期一樣,俄羅斯軍事學說首先定位於發展使用常規武器與北約和中國展開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但是類似戰爭劇本實際上絕對不太可能出現,俄軍為此目的保留的義務兵役制體系已經得不合時宜。有觀點認為,在義務兵服役期限縮短為一年之後,俄將擁有大量接受過軍事培訓的預備役人員,足夠應對與北約和中國的戰爭,但是僅服役一年的義務兵多數沒有做好應對現代化常規戰爭的準備,而且複員後會喪失許多軍事技能,重新動員後至少還要再訓練一年,甚至一年半。因此俄軍仍舊難以在和北約、中國這樣強大對手的戰爭中獲勝。

  俄軍完全沒必要培訓所謂的預備役人員,因為現行軍事學說的定位針對不太可能的戰爭劇本。現在重要的是調整軍事學說的定位,首先不應當針對與北約的對抗,而應當立足於一旦與中國爆發衝突將與北約結盟的潛在機遇。與此同時,俄羅斯還必須重視可能在獨聯體內部爆發的局部衝突以及反恐鬥爭,還要維持強大的核導實力以遏制北約集團。為此俄軍不需要數量較大的常規力量,100萬人的軍隊顯得多餘,60-70萬人足夠,畢竟俄羅斯還有能夠執行消滅恐怖分子任務的較為龐大的內衛部隊和軍事化警察分隊。但是俄國防部必須建設職業化軍隊,所有士兵都應當是合同兵。必須優先發展戰略核力量、現代化防空和反導系統,以及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特種部隊,同時大力研發為應對現實和潛在威脅所急需的新型武器和軍事裝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