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從“很受傷”到“很糾結”暴露了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6 08:18:19  


BBC報道:葉詩文通過藥檢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日本新華僑報》8月15日載文《中國從“很受傷”到“很糾結”暴露了啥?》,摘要如下:

  倫敦奧運會圓滿落幕,中國網民、媒體“舌尖上的奧運”仍喋喋不休,他們笑談倫敦奧運堪稱“烏龍奧運”、“史上最差”,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給出的官方評價“快樂和榮耀的奧運會”,國際媒體和國際體育大家庭多數成員的打分也不錯。一些中國網民和媒體當然“很糾結”,一片吐槽聲。

  其實,來自中國的“唱衰倫敦”之聲自始至終響徹本屆奧運,尤其伴隨中國“遭遇不公”而極度發酵。在全世界媒體和各國觀眾中,中國顯然是不滿和批評最強烈的,並且這種負面情緒也是中國參加歷屆奧運會中最放肆和誇張的一次,難怪有媒體稱“世界天天在看中國人上演的悲情片、咆哮劇”,這種現象確實令人驚詫和深思。

  倫敦果真有這麼差勁嗎?或者做錯了什麼,得罪了中國?

  客觀而論,倫敦奧運並沒發生什麼驚人事故和重大差錯。國際奧委會和各單項體育組織均認可“有目共睹的成功奧運會”。中國軍團是否受到了天大“不公”和“冤屈”而“痛失金牌”?好像也沒什麼真正能夠擺得上台面的,能讓奧運大家庭“公憤”的案例。中國代表團也沒提出過正式抗議,倒為羽球選手“消極比賽”而公開致歉。至於游泳冠軍葉詩文被質疑,是個別西方媒體所為,與倫敦奧運會本身無關,相反,倫敦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力挺中國,用檢驗數據證明葉詩文的清白。

  那麼,中國人的不滿、抱怨,甚至憤怒從何而來?心態出了問題!

  因為中國是上屆奧運會的主辦者。許多中國觀眾和媒體很容易變得矯情和自負,“戴著有色眼鏡看奧運”——用北京奧運的標準來看待、衡量倫敦的一切,甚至毫不客氣地用放大鏡看問題,用顯微鏡來挑毛病,這不如咱,那不如咱,咱北京奧運最棒。其心態如同“十年媳婦終熬成了婆”,近乎苛刻地對待“兒媳婦”,倫敦奧運自然就“很糟很糟”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