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冷戰思維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4 12:14:05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冷戰早已結束,但“冷戰思維”卻常被提及。中美學者常互相指責對方國家有冷戰思維,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冷戰思維這個概念就是過時的。

  冷戰是個特殊歷史階段,那時上演了美蘇及兩大陣營全面軍事、政治對峙,以及雙方經濟上的幾乎相互隔絕。冷戰的結束鏟除了那一時期特有國際政治思維的基礎,那時的思想和學說不可能原封不動搬到今天。今天說對方有冷戰思維,更像是把它當成論辯工具,給對方戴一頂帽子。

  但國家競爭並沒有消失,冷戰的回憶揮之不去,對中美會發生新冷戰的擔心在一些人那裡真實存在。很多國家都有在國際戰略格局變動中維護國家利益的緊迫感。安全競爭活躍在全球,互不信任和防範的情緒在世界和地區主要力量之間蔓延。

  社評指出,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對安全感的追求也最貪婪。美國對他國的防範常常是進攻性的,甚至將防範公開升級為遏制,這已是冷戰後國際政治難以在戰略層面穩定下來的深層次原因。

  中美很難進入冷戰,美蘇的歷史在中美之間重複,更多是想象。但中美因維護各自國家利益而出現緊張甚至對抗,卻不能完全避免。有人說中美如果互相視對方為敵人,那麼它們就是敵人,後一種戰略危險同前一種合成了中國的兩難。

  然而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底線,也是中國社會認識、評估複雜世界的思維底線。原因是中國沒有可以大度到不對西方力量做任何設防的本錢,中國的實力不夠我們帶頭放棄國家間的防範,我們“以身作則”只會將自己置於危險中。

  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防範是否走過了頭,變成對華軍事及政治遏制了呢?至少這樣的苗頭是清晰的。這不是說美國和它的盟友們已經坐下來閉門開會,合謀遏制中國。它們的很多對華遏制行動就是它們不喜歡中國崛起的自然反應,這些行為發自內心,官民都有,並且逐漸連成片,擁有了一定的計劃性。

  中國一些知識精英主張“世界大同”,宣揚普世利益,完全不切當今世界的實際,這是些過於理想化的口號,只能麻痹中國公眾。

  中國對美國及西方的防範,與它們的進攻性防範不同,是完全防守性的,是真防範。我們僅僅是保衛自己和平崛起的權利,確保我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受到軍事攻擊,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受到違反現有規則的破壞和打壓,如果西方不接受中國這種低限度的防範,為此強化對中國的遏制,那麼後果只能由中西雙方甚至全人類共同承擔。

  中國內部出現一些對中國“冷戰思維”的自我指責,這種聲音可以看成西方批評中國聲音的內化。中西的冷戰思維都難以為繼,但中國對美國和西方的防範不應在內外批評聲中動搖。

  中國可以有一部分天真的人,但整個國家決不能天真,社會輿論也應能在整體上推動公眾的不斷成熟。我們不是可以跟著大國跑的小民族,我們帶來的競爭越來越對世界格局具有塑造力。

  我們深陷國家之間相互猜忌的頑固傳統中。改變不了的東西就坦然接受它,我們的現實主義和克制精神會確保我們既不懦弱,也不做挑釁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