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打造自身軍工體系 擺脫對俄武器依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8 08:21:18  


西方媒體近日紛紛報道稱,中國最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已於近日下水。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馬來西亞星報》9月17日載文《中國打造本土軍工體系》,摘要如下:

  上世紀90年代中國轉向俄羅斯進口先進武器,北京的軍力因此很快有了提高。但這也暴露出中國國防工業的不足。當時,中國龐大的國有軍工企業仍在生產50年代的過時裝備。如今,中國軍費經歷了多年高速增長,曾落後的軍工業煥然一新——北京正打造自己的軍工體系,而民營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目前西方仍未解除對華武器禁運,而北京欲整合一支能加強對有爭議海域主權要求的現代化軍隊。這種背景下,一個創新和高效的國內軍工業對中國至關重要。資金充裕的中國軍工集團迅速吸收製造複雜武器所需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令中國擺脫對外國裝備的嚴重依賴。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一些軍工集團已非常強大,但在財務或技術方面到底有多好不得而知,中國不想讓外界知曉。”

  這種狀況可能開始改變。如今,北京引入民營企業以加速造就本國最佳的國防承包商,並頒布新方針,旨在鼓勵私人投資軍工業——歷來免受競爭和公共監督的領域。長遠目標是把一些主要的國防承包商,比如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打造成本土版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或英國的BAE系統公司。北京一再號召,除最敏感軍工領域之外的所有軍工企業都上市。當局還承諾允許非保密和次要的國防合同公開招標。

  國內軍工業的壯大令中國正穩步減少軍備進口。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國際武器貿易數據顯示,2007年到2011年,中國軍備進口下降58%,在全球武器買家排名中下滑到第四,而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該國一直位居首位。蘭德公司中國問題分析家斯科特.哈羅德說:“解放軍顯然已放棄採購外國研發的武器平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