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跌跌不休:中國股市是“價值陷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0 10:26:03  


 
  然而,肇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則有著不同的目的:針對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資產和結構調整,否則這些國企就會破產。

  企業上市和審批方面的政策幹預和法規可確保中國股市向處於壟斷地位的國企大幅傾斜,而經濟增長的真正推手——那些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則更像是“跑龍套”的。

  由於中國國企的控股股東是中共,所以這些企業的公司治理之道其實就代表著中國政府的施政方針,而這也使國企受到不同尋常的偏愛。它們依賴國家補貼和政府交易,因此沒辦法對其增長做出預測。

  一個近在眼前的例子便是國有企業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它生產備受歡迎的茅台酒,是貴州省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在最近下跌之前,該股曾是A股天空的一顆耀眼明星。這家公司原本有著謹慎的存貨管理和產品定價辦法,然而省政府決定,由於稅收收入下降,貴州茅台需要提高產量。這就稀釋了其在定價方面享有的溢價。

資本與資本家

  除了大型銀行以外,A股市場大部分國有企業都不分紅或很少分紅。利潤被用於業務擴張,因為規模決定著管理人員的個人利益和黨內的政治升遷。股東價值怎麼也談不上是一件需要優先考慮的事情。

  雖有這些明顯缺陷,國有企業在A股市值中的份額不降反升,10年前為65%,現在達到75%。因此中國政府監管機構面臨的關鍵挑戰,是如何增加反映真實增長動力的股票(消費導向的公司,其中很多恰恰是民營企業)的比重,從而降低傳統大企業(銀行、電信、公用事業公司)的比重。

  中國股市的另一個重要特色是散戶比重過大。他們占全部市場參與者的85%,而美國這個比例只有2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