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來,日本不遺餘力地強化與緬甸的關係,斥巨資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能源與資源行業。去年8月,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緬甸代理處執行理事吳佐倫吳表示:“為使緬甸能同時開展公共建設、飲用水改善、電力設施三大類項目,日本政府將開始啟動新長期貸款計劃”。這是20年內日本首次對緬甸提供貸款。
日本對緬甸的經濟投入是全方位的。諸如,日本計劃幫助緬甸在2015年建成迪羅瓦港口經濟特區,在緬甸的航運、鐵路、公路及航空交通等領域向緬甸提供幫助,在當地開展稀土、鎢、鉬等金屬礦山的地質勘查,將投資緬甸近海石油開發,與緬甸共同開發稀土等天然礦物資源……。緬甸進行民主化改革,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訪問緬甸以後,日本在“重返緬甸”方面,已大面積提速。
緬甸是有著6000多萬人口的市場,且各種資源豐富,對於缺市場又少資源的日本來講,其經濟意義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日本“重返緬甸”挑戰中國的傳統利益,壓縮中國的戰略空間。一直以來,對緬甸的累積投資額中,中國是第一位,中國是緬甸最重要的鄰國,是緬甸進口的主要來源,在遭受西方國家壓力時,中國往往站在緬甸這邊。
而今,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的傳統“後院”正被慢慢侵蝕。日本媒體認為:“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影響力透過緬甸向印度洋延伸,將直接威脅到日本經濟商品及能源海運生命線,因此一直呼籲政府要在爭奪東南亞地區影響力的競爭中強於中國”。安倍新內閣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同中國爭奪緬甸的外交主導權和豐富資源,重塑在國際政治領域中對緬甸問題的發言權,以消解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力,這是日本遏制對華“包圍圈”的重要一環。
緬甸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的主戰場之一,隨著日本等西方國家的強勢回歸,中國在緬甸的傳統優勢正日漸式微,若不採取積極作為,很可能被邊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