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克強為何提出“改革紅利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8 09:04:16  


 
  中國要維繫發展勢頭,分步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唯一的出路是靠制度紅利、創新紅利。要素紅利釋放出的能量日漸衰減,不再占據主要位置。今天的中國發展比30年前更依賴創新驅動。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尚未完成。法制的完善,公平市場環境的構建,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釐清,價格機制、分配機制的優化,城鎮化的規範(去除要地不要人的偽城鎮化),只能依靠制度創新。“改革紅利論”正是看到了層層叠叠的問題症結所在:當下的中國真正的增長應該靠制度創新,靠改革開路,用新的經濟制度、機制取代舊制度、舊機制。

  三、“改革紅利論”也是體察民情民心,回應中國民眾重大關切做出的重要判斷。改革在任何時候都要依靠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迸發,人心思變,順勢更新。中國社會進入矛盾突顯期後,人心怨懟,各種抱怨、不滿集聚成戾氣。人們期待新政策、新制度、新機制,呼喚深化改革,期盼在堅持市場經濟目標模式的前提下,進行綜合系統系列改革,從而理順政府市場關係,破除壟斷,優化分配機制。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化解矛盾,消除積怨;只有銳意改革,才能回應民眾新期待,集聚社會正能量。真正的紅利只能是改革。

  筆者觀察,“改革紅利論”以及李克強所提出此說,正如曾在其母校北京大學長期執教的馮友蘭先生所言:“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國是古而又新的國家。舊邦新命,是現代中國的特點。中國的改革者唯有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以優異的施政業績來贏得民眾的付托,從而實現長治久安,完成中興大業。從終極意義上講,也恰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言,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未有盡期,“改革紅利論”自然將持續發揮其作用和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