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增速“破八”不足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4 09:30:30  


 
  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降,從1季度8.1%一路下降到3季度7.4%。“朗潤預測”連續三季度正誤差顯示學界總體低估經濟減速力度。超預期減速調整無疑給很多企業運營帶來困難。不過去年四季度扭轉跌勢回升到7.9%,比“朗潤預測”值高出0.1個百分點。

  值得重視的是,去年底中國宏觀經濟止跌回升,是在主要發達經濟體普遍增長低迷與中國外需不振環境下實現的。這再次顯示處於大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階段的中國經濟,在發掘內需推進經濟增長方面具有特殊潛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中國經濟迎來周期拐點,是在避免大手刺激與採用溫和寬鬆政策措施基礎上取得的。在總結認識多年宏觀調控經驗教訓基礎上,中國決策層去年採取穩中求進方針謀求穩增長目標,比較注意避免過度刺激。這有利於後續宏觀經濟較為穩健回升增長與避免大起大落。

  增速破八不足慮還有一個技術性理由:從歷史經驗看7.8%很可能是被低估數據。中國統計部門發布數據常規,最早通過統計公報發布最初增長率數據,正式統計年鑒會公布增長率修正值,隨後還可能會提供經濟普查提供的調整數。歷史上不同時段報告同一個統計指標值之間誤差形態有一個規律,就是最先公布GDP增長率最低,隨後通常會修正調高。

  例如2003-2011年歷年GDP最初數據與經濟普查調整數據都有相同方向誤差,即初步數據後來被證明低估,初步統計值與後來調整值年均誤差正好為一個百分點。最高誤差年份2007年,最初統計值後來竟被證明低估2.8個百分點。如果幾年後目前報告的7.8%增長率被認定低估,從經驗看不應使人感到意外。

  即便經濟增速為7.8%,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增量貢獻度預計仍有增無減。2011年全球經濟總量69.7萬億美元,中國約7.3萬億美元。去年全球經濟增速約為2.5%-3.0%,中國名義GDP增速9.6%,加上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近1.5%,將使得中國用匯率折算的美元GDP增長對全球增長貢獻率約為31%-37%。這個增量貢獻率穩居各國之首,也大大高於2005-2010年均24.1%的實際增量貢獻率。

  目前中國工業與企業利潤增長等關鍵宏觀指標都顯示經濟穩定進入上行周期階段。中國增長帶動主要貿易國增長,會對外需增長提供助推力。這些因素都是今年中國宏觀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有利條件。不出意外情況,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在8%-8.5%。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