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再塑與世界關係 中國強調“主動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2 01:26:26  


北京的分析人士說,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1月28日發表的一次講話,實際上是為中國首次闡明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原則底線。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法國《歐洲時報》2月1日載文《再塑與世界關係 中國強調“主動性”》,摘要如下:

  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而這些表述也就是習總結的“戰略定力”。

  自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履職以來,更多把施政焦點放在中國國內,鮮有關於外交事務的論述,此次習近平的講話應屬首次,據此也可以觀察中國未來對外戰略的新思維,以及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再塑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成功走向世界,然而,在融入世界的過程中,崛起的中國與外界的摩擦也變得更加頻繁而具體。尤其最近幾年,國際形勢愈顯複雜,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議有加劇之勢,加上不少國家進行了權力更替,為中國處理外交事務增添了不少變數:一方面,一些國家片面解讀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以為中國為了韜光養晦,會不斷降低原則底線,會拿核心利益作為交換,因此屢屢製造事端、進行挑釁;另一方面,在處理對外事務中,中國一旦做出較為強硬的回應或應對,外界又會將其往“民族主義抬頭”的概念上靠,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

  值此之際,作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的習近平借助高層集體學習做出某種宣示,確實有為今後外交戰略定調的意義。 

  學者早已指出,大國崛起的關鍵在於準確判斷大勢、及時抓住機遇。而在過往的30多年中,中國的領導人也都表現出敏銳的戰略眼光。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自不多說,其對“和平”與“發展”這兩個時代特征的精准把握,為這些年中國的高速成長奠定了基礎。之後,儘管世界格局不斷變化,中國的領導人也都能做到高瞻遠矚,堅持經濟建設,堅持和平發展,使中國不斷融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如今,領導中國的接力棒交到了習近平等新一代領導人手中,面對新的形勢和變化,他們又將做出怎樣的判斷,又將如何引導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自然令人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