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關注中國兩會,期待更多“牛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3 07:58:34  


 
  而對於那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而言,“雷人”的話誰不會說?但在何時何地說,卻大有講究。在一個決定國計民生大政方針的會議上,如果參會者只站在個人立場上發表一些“嘩眾取寵”的言論,沒有實實在在地去為百姓渴求解決的問題出謀劃策,不能“老成謀國”,那是不是一種失職甚至瀆職呢?

  如果有太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長期停留在“發發牢騷”、“飈飈言”上,是否表明參政者的政治素質依然有待提高?是否表明中國真正的民主政治環境尚未形成呢?以這樣的政治素質和環境來推動並實施政改,會成功嗎?

  我們期待中國有更多的社會精英參與到社會管理和政改中去,但把參政平台當作表達個人意見的渠道和“耍酷”的舞台,把“代表”或“委員”這樣的政治身份等同於個人身份,這必須予以警惕。媒體當然也不應成為這樣聲音的“傳聲筒”。

  其次,我們既要關注政府過去做了什麼,兌現了多少承諾。還要關注政府未來能做什麼,有什麼措施保障目標的實現。“兩會”的會期是否縮短不重要,會議期間制定了哪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策或施政目標更受人關注;政府施政報告是長是短不重要,報告中有多少“牛肉”更受期待;中央部委變大或縮小不重要,這些部委能否經過改革實現事權統一、提高效率、盡職盡責更重要;“兩會”上收到的議案和提案是多是少不重要,哪些議案提案能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切實幫助中國解決當前亟待解決的“國脈民瘼”問題很重要。

  比方今年來說,民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其實都很清楚,是反腐敗與政治改革問題,是貧富差距與收入分配問題,是通貨膨脹與樓市調控問題,是空氣污染與灰霾治理問題,等等;關鍵不在於如何空談問題,而在於如何拿出行之有效的治病藥方以及行動措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牛肉”。

  “兩會”是中國特色的,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或許,因為如此,這樣一種民主政治方式常常不被西方政治文化所接受,也不斷受到來自西方輿論的詬病,而也正因如此,堅守並不斷完善“兩會”制度顯得尤為珍貴,提升代表們參政和議政質量顯得更加意義重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