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H7N9來襲,中國人很淡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7 09:36:53  


4月6日,北京動物園水禽湖,投喂水禽的游客與孩子。
  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4日載文《非典十年後》,摘要如下:

  十年前,就在北半球冷暖天氣交替之時,中國爆發了非典型肺炎疫情,並在全球蔓延開來;十年後的今天,又是冷暖天氣交替時,中國驚傳出現H7N9禽流感病例。 

  有人驚呼太巧,也有網民不很恰當地稱之為“輪回”。可是畢竟十年已過去了,不論是醫療科技、官員的處事、公眾的意識,很多東西已不同於那年。 

  2003年3月,隨著非典疫情信息的逐步披露,全球——特別是開始發現非典病例的亞洲國家——陷入了恐慌。當時我人在英國,父母千囑咐萬囑咐暑假別回新加坡。讓人極為沮喪的新聞鋪天蓋地,不是說哪一醫療團隊冒險抗非典,就是有人不敵病毒走了,還有許多人被強制隔離等等。那段期間,來回英國和新加坡的機票,竟然還不到800新元:人們對亞洲是避之不及。 

  此次H7N9來襲,我就在中國境內,但感覺上,公眾和輿論整體上相對淡定。 

  當然,悲觀者會說,暴風雨前總是平靜的,等疫情進一步擴散,更多疑似病例被確診,人們肯定又要慌了。可是這並不能否定,至少在H7N9的信息剛獲披露時,它給中國社會帶來的震蕩遠比非典小。 

  配合非典十周年,許多國家的專家和媒體近期都紛紛對當年的疫情進行解剖,總結經驗。在這過程中,中國無疑又被輿論狠狠地批評了一輪。中國當時沒有及時將非典病例通報世界,警告社會大眾,被視為是非典大範圍擴散,病毒源頭遲遲不得確認的主要原因。 

  日前和出租車師傅聊起非典,他是滿肚子怨言,指當局確認疫情擴散時已很嚴重,“想躲到鄉下去也走不了了,連門都不敢亂出”。原以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聽聞H7N9來襲,師傅肯定已在盤算著上哪兒躲去,但他卻笑說:“怕什麼,現在醫療科技那麼發達,信息也暢通。這波流感不那麼嚴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