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惠譽調降中國評級:不必“非此即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4 08:50:44  


4月9日晚間,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在中國資本市場撂下一枚重磅炸彈:宣布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調降至“A+”,展望為穩定。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法國《歐洲時報》4月12日載文《惠譽調降中國評級:不必“非此即彼”》,摘要如下:

  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也讓中國民眾越來越熟知穆迪、標普、惠譽這樣的信用評級機構,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頻頻發聲,時常攪得全球資本市場風聲鶴唳,更加重了外界對“信用評級是現代經濟重要組成”的理解。鑒於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並一向處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沿,信用評級機構一直對中國十分“友善”,中國的信用等級也長期居於高位。然而,隨著惠譽近日調降中國的主權信用等級,上述情況有了些許變化,似有掀起中國經濟風險討論的趨勢。

  一方面是部分西方媒體開始對此進行渲染:這是中國主權信用評級1999年以來首次被大型評級機構下調,這是迄今為止對中國信貸擴張最明確的警告之一。另一方面,中國國內對惠譽的做法也有兩種極端態度:一則表示深深擔憂,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將步入周期轉折;一則過度宣揚“陰謀論”,以“貨幣黑手”、“唱空做多”等詞匯冠之。

  實際上,看待惠譽調降中國主權信用等級,遠未到“非此即彼”的階段。最大的信心自然還是來自中國經濟當前的運行態勢,儘管存在轉型壓力,但相對穩定仍是其最大特征;而通過中國資本市場對此次降級舉動的平靜反應也不難看出,調降舉動影響有限;即使是從評級機構的角度看,惠譽的行為也應算作個例,穆迪、標普對中國的評級仍然維持在高位。因此,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國際社會,都應有“惠譽降級對中國經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辨別。

  惠譽下調中國評級的理由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中國金融體系風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增長、對通脹的管理存在問題。實際上,這並無太多新意,所列問題也一直為中國經濟長期所有,中國也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正如不少專家所言,惠譽的“意外”之舉,恰恰說明其對中國金融、經濟體系的不了解,中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占GDP的比重尚在安全範圍,加上中國政府對金融體系較強的控制力,短期內根本沒有違約的可能。這也是很多了解中國國情的金融界人士對惠譽評級嗤之以鼻的重要原因。甚至連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示,很多評級公司的一些所謂專業人士提出的問題很嫩,很不專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