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跨國銀行為何與中國“離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3 09:30:34  


 
最佳出手時機?

  現在對於外資銀行來說是出手的好時候。首先,外國金融機構在擺脫中國的同時會獲得豐厚的利潤。以匯豐為例,它宣布將從出售平安的股權中獲得稅後收益26億美元。

  此外,中國銀行業的前景並不十分光明。大銀行的利潤去年出現下滑,而且就像美國《國際財經日報》所報道的,長遠來看,中國銀行業的收益率呈下滑趨勢。

  更重要的是,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的銀行正處於懸崖的邊緣。它們一直在通過多種方式來掩蓋巨額債務,其中包括將不受歡迎的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上剔除,把它變成“理財產品”,不過出現損失的風險依然存在。值得稱道的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月底發布了相關規定,強制銀行對影子產品加以控制,不過事實上,這些規定才剛剛開始解決這一系統性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聲名狼藉的理財產品並不是可能擊垮中國銀行業的唯一問題。事實上,標準普爾公司3月底說,它認為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的銀行處於地方政府和岌岌可危的開發商的影響之下。

  誰也不知道中國不良貸款問題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不過從中國監管部門正在發布警告來看,情況不妙。銀監會19日宣布,今年第一季度,不良貸款數額增加。據推測,第一季度的不良貸款率會超過2012年底時0.95%的水平。

  在不了解實際的不良貸款數額的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對外國金融機構出售中國銀行股權的做法感到奇怪。這一進程無疑還將繼續。分析人士說,感到失望的花旗銀行可能將是下一個減持中國資產的大型金融機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