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政府看來是下定決心,將說服中國和美國一起合作解決朝核問題作為當前對外政策的主攻方向。奧巴馬第一任期也竭力想說服中國對朝鮮採取更為嚴厲的行動,但前國務卿希拉莉更多地是採取公開指責和抱怨中國朝鮮政策的方式。克里和他的外交政策團隊似乎對中國人的心理了解的更多。他不是公開指責和施壓,而是溫和但明確地要求中國在制約朝鮮行為上扮演更大的角色。華盛頓也希望利用中國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導彈防禦系統的警惕來和美國進行某種交易。從2010年“天安艦事件”以來,中美兩國在朝鮮問題上的立場對立正在逐步轉化為新的立場協調。
然而,華盛頓並不容易在亞太安全態勢問題上對中國的關注作出多大的合理反應。4月14日克里在訪問日本時強調華盛頓支持釣魚島在日本的實際控制之下、反對任何實際變更日本實際控制的做法;美國的宙斯盾驅逐艦也在4月22日訪問越南,這些舉動在中國人的眼中都只會加深北京對美國戰略意圖的疑慮。只要華盛頓和北京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積極溝通和協調的勢頭,重建朝核問題上的多邊國際合作大有希望。
在半島問題上中美走得再近,兩個“極端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一是中美聯手“滅”了朝鮮;二是在朝鮮這一段時間狂妄叫囂核戰爭的“人來瘋”結束之後,華盛頓和北京各回各的朝核“路徑”,退回到2013年2月12日朝鮮第三次核試驗之前的朝核政策,繼續各唱各的調。在平壤近兩個月來的瘋狂戰爭威脅之後,朝鮮半島核擴散的威脅已經前所未有地深重。無論對中美兩國、還是對國際社會來說,都無法忽視金正恩政權的危險性和不可預測性。簡單地“拖下去”、漠視平壤的核戰爭挑釁和未來核打擊能力的升級,是對東亞區域安全和民眾和平與自由願望極大的不負責任。
對美國來說,不能在朝鮮半島沒事的時候,在東亞安全問題上眼中“只有中國”。換句話來說,美國應該改變在朝鮮問題上對中國角色的“機會主義性質”的簡單認識,而將穩定和發展中美合作共贏關係體現到對華政策的基本面。
克里4月19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坦言,美國是全球安全的提供者和保障者,美國只有在國際上強大,才能更有利於美國國內事務的進取和發展。但美國在國際上的強大,不能只是榨取中國崛起給美國帶來的“戰略紅利”,在亞太地區一味地通過所謂給和中國有各種爭議的國家“撐腰打氣”才能展示美國的強大。美國必須尊重中國合理的戰略與安全利益。美國想要把朝鮮半島問題與東亞其他區域安全問題在對話交涉中完全割裂開的想法,是難以真正打動中國的。
對中國來說,朝鮮戰爭已經結束60年。儘管朝鮮半島從古至今是中國國家安全的門戶,儘管半島問題交織著中國人的愛恨情仇,但中國人的半島思維必須“走出歷史”,走出單純的地緣政治考量,而將對朝鮮人民數十年在貧苦、饑餓和孤立中掙扎的同情,與重建半島無核化、穩定與開放的歷史需求結合起來。在解決朝鮮問題和朝核問題上,中國的領導人要表現出有決斷、有擔當的政治勇氣和戰略眼光。
中國的民眾更需要相信,那種一味的“反美、仇日和嫌韓”情緒,只會讓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的認識走進歷史的“死胡同”。
解決朝核問題,是中美在東北亞的共同利益。只是,實現這一共同利益的途徑,需要兩國在整個東亞區域安全的穩定和建設性發展問題上,尋找和建立更為廣泛的共識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