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處理與鄰國關係 中國應當更理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9 09:28:18  


 
  如果以一個人比作一個國家的話,那麼,那個人強大之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周圍的某些人會生出提防的心態,何況中國在歷史上曾經侵擾過鄰國越南、朝鮮等。再者,美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適當遏制中國也是必然的。在中國逐漸趨於強勢的情況下,中國周邊國家在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驅動下與美國協調步伐,尋求或明或暗的保護,以減輕來自中國的,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壓力,這亦是必然的了。再其次,南中國海海域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的逐漸顯現也加緊了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對各處島礁的爭奪。這也是造成南中國海領土紛爭突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釣魚島及其周邊島嶼為中國固有領土,這有著歷史依據以及地理的根據,至少在明朝釣魚島已為中國所有。如果說南中國海海域的東沙、中沙、西沙諸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大概會獲得認可;但如果說南沙群島的所有島礁,包括距離中國本土將近2000公里的曾母暗沙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即使作為華夏子孫的筆者亦覺得有些牽強。畢竟那裡的很多島礁始終沒有華人長期居住過,更沒有中國駐軍一直在那裡守衛。這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不同,雖然它與美國本土不相連接,但它是美國從俄羅斯人那裡購入囊中的。因此,對南中國海海域產生領土爭議似乎並不令人驚異。

  其實,當年中日建交以及其後鄧小平訪問日本時曾與日方就釣魚島領土爭議達成共識,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是十分英明的決策,對於構建良好的中日關係十分重要。對釣魚島主權爭議尚可如此處理,那麼,對南中國海海域的領土爭議更應如此。

  但自從釣魚島以及南中國海主權爭議爆發後,無論是中國高層、軍方以及民間,尤其是那些憤老、憤青們更是表現得異常強勢,顯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軍方頻頻展示各種各樣的新式武器,頻頻進行的軍事演習也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而輿論更是火上澆油,似乎中國已具有極為強大的軍力,只有開戰去奪回那些本屬中國的固有領土。總之,給外界的感覺是缺乏理性、冷靜與謹慎。這無疑激化了矛盾,惡化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獲得了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量上去了,但GDP的質量並不如人意,而面臨的問題卻是越來越多,社會的穩定度在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要做的是爭取與維護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戰略機遇期與外部的和平環境,而如果惡化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或者因領土爭議而與鄰國爆發了戰爭,那是不可想象的,對中國絕無好處。

  中國應該認真思考自己的外交策略,外交上的強勢語言並不足以服人,更不應採取軍事上顯威、施壓的方式,能夠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的爭端絕不應訴諸武力。朝野上下都應把保衛國家利益放在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必須明確,應該把近期、中期與長遠的國家利益一並考慮在內,而不是為了一時之利而罔顧長遠利益。

  具體來說,在處理南中國海海域的領土爭議上應該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正確方針。除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複活之外,對周邊的鄰國都應採取睦鄰的整體策略,極力避免節外生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