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遏制中國變得理直氣壯
目前,兩國的競爭主要集中在軍事領域。印度軍事專家在文章中巨細靡遺地闡述了在該領域新德里是如何嚴重落後於北京的。他們指出,中國在空天領域、海軍現代化的速度、戰略武器的水平方面占據毋庸置疑的優勢。與此同時,他們也強調,倘若集中全力,趕制並部署大量“烈火-3”、“烈火-4”及“烈火-5”中程導彈,印度是有希望追上這一差距的。
不過,印度海軍仍維持著其在印度洋上的優勢。非但如此,去年12月,印度海軍司令D.K.喬希宣布,該國已做好了派遣戰艦前往南海“捍衛國家利益”的準備。換言之,印度不懼與中國角力,即便是在他國占主導的海域。
印軍之所以拋出類似言論,不僅是因為當時中國與越南之間圍繞油氣儲量豐富的有爭議大陸架歸屬爆發爭執,也是因為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獲得河內首肯剛剛開始在上述地點進行油氣開發。換言之,印度“遏制中國”的軍事戰略因牽扯重大經濟利益而變得更為理直氣壯。
中印“不對接”清單越來越長
一直以來制約中印之間發生“小爭執、小齟齬”的機制,如今似有削弱態勢。10年來,俄印中三角機制會不時給頭腦發熱的中國與印度潑冷水,令中印雙邊關係步入戰略夥伴層次。但令人遺憾的是,如今這一三角關係的效力已今非昔比,新的金磚國家機制符合中國的全球利益,也成為中國關注的焦點。
中印兩國當前的雙邊貿易額(2012年為687.9億美元)與各自的經濟實力顯然極不相稱。阻礙雙邊經貿發展的原因很多,互不信任是其中之一。印度人認為,按當前的貿易結構發展,自己正在淪為中國的原料附庸。的確,中國出口印度的主要是電子產品、通信設備、機械、電腦等,而從印度購進的則多為礦石、棉花、紗線、布匹、寶石、金屬等。
當然,制約中印衝突的因素同樣存在,兩國邊境問題協調機制仍在繼續發揮作用。兩國每年都會舉行邊界問題的部長級及副部長級談判。當然,這並不能百分之百確保雙方摩擦不會進一步激化。
目前看來,協調兩國在交界地區利益的舊有機制已不再奏效。雙方亟須推出新想法、新思維,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唯有如此方能提升雙邊互信水平。中國對此尤其重視,畢竟它的自身定位是負責任的未來超級大國。換言之,儘管中印關係相當複雜且暗潮湧動,但北京不得不試圖與新德里達成一致。因為其他選擇可能導致中國“進軍全球的高鐵”出現意外“停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