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朝鮮核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第一塊試金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1 09:40:57  


 
中國在朝鮮問題上需勇於承擔責任

  當韓國仍然處於軍人獨裁政權下的時候,美國人更擔心的是韓國可能會首先決定擁有核武器,結果是在冷戰中韓朝雙方都沒有發展核武器。冷戰後,經濟上更加發達的韓國完全有條件和能力率先發展核武器,但是韓國並沒有這樣做,事實證明了美韓同盟有效地制止了韓國走向核武器的道路,韓國也走上了民主化和經濟繁榮的道路,同樣也阻止了日本走向核武裝的可能性。

  然而,作為中國的條約盟友的朝鮮情況正好相反,這至少說明了中國沒有能夠有效地阻止朝鮮走向核武化,當然也沒有能促成朝鮮在經濟上像中國那樣改革開放。當然中朝之間可能並不是什麼同盟關係,但公平地講中國在維護地區安全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直到2003年中國才開始積極主導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試想如果在上個世紀90年代能夠建立起相應的協調和對話機制的話,那麼朝鮮核武裝可能也就不會發生了。
  作為本地區最重要的國家以及朝鮮半島的近鄰,中國需要在朝鮮問題上展現更多的勇氣、智慧和創造性。朝鮮問題的核心是朝鮮對於自身的安全極度的恐懼,特別是領導層對於美國可能發動類似於伊拉克戰爭那樣的極端做法的恐懼,這個問題不解決朝鮮就不會放棄核武裝。對於中國來說,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就需要回應朝鮮的上述安全需求。

  中國不應被過去各種外交舊框框限制思維,除了武力解決以外任何可能選項都不應當排除。例如中國向朝鮮提供間接安全保障,中國同美國達成協議只要朝鮮真正棄核,那麼美國就不利用軍事手段打擊朝鮮的承諾。相應的是朝鮮方面需要保證提出開放改革的路線圖,中國向朝鮮最高領導層承諾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考驗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新”體現在什麼方面?我想從實力對比上來講類似於當年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但是之所以“新”,一個方面體現於兩者之間不再是對抗互相孤立的關係,這一點已經體現在中美之間高度相互交融的經濟利益方面;第二方面則體現在重大的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的處理。冷戰時期美蘇爭霸使很多問題被“冷凍”,但僅僅是保守治療,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美的新型大國關係在保持兩個世界大國合作關係穩定發展的同時,能否從根本上解決或者緩解重大熱點問題很關鍵,在這方面中國的責任更加重大。

  美國國務卿克里到訪北京就是因為美國在朝鮮問題上的作用有限,美國有求於中國。這說明在一些問題上,已經出現了全球權利的讓渡。儘管一方面美國不願意讓渡例如在亞太開展“再平衡”,另一方面現實則要求美國必須讓渡權利來實現可控的全球治理,前者更多是感情上的,後者則是基於理性。雖然中國批評美國緊握地區主導權不放而開展“回歸亞洲”等策略針對中國,但是是否願意積極地從美國手裡接過球主動地做一些有影響力的事情呢?如果中國的態度仍然曖昧的話,就變成了一方面討厭美國戀權,而一方面又是不願接權的相互矛盾的狀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