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增長放緩對中國是件好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2 08:45:10  


 
  而服務引導型增長則能從多方面解決“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最終不可持續的”舊的增長模式所帶來的問題。與製造業相比,服務業不僅是一條勞動力密集型的增長之路,而且它的碳排放和所消耗的資源都更少。服務引導型模式能為中國提供一個對環境更為友好、從而最終更具可持續性的經濟結構。

  當然,現在就斷言中國已經實現向增長速度較慢的服務引導型模式的轉變還為時尚早。但最新數據表明了這種可能性。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第三產業(服務)部門按年率計算增長了8.3%,這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加速增長,而且比第二產業(製造和建築業)部門第一季度7.8%的增長速度快了0.5個百分點。但要驗證中國經濟基本結構的這一重要轉型,僅僅是連續幾個月溫和增長的數據還不夠。

中國懷疑論者錯啦

  不出意料,中國懷疑論者對最新的增長數據給予了完全不同的解釋。他們列出的最大擔心是影子銀行引起的信貸泡沫,從而再次強化了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擔心。

  中國當然不是完全不可能出現這種可能性。但如果中國能夠實施其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所說的支持消費的、以服務業為引導的再平衡這個核心戰略的話,這種情況就不太可能出現。那些在早期發展模式中停留了過長時間的新興經濟體都無一例外地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中國仍堅持舊模式,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尤其巨大。

  如果中國不能實現再平衡,受到危機打擊的發達世界的需求疲弱將繼續牽制中國的出口機器,迫使中國走上信貸和投資引導型的增長模式,從而進一步滑向資源密集型和環境破壞型的增長道路。但我對中國新的領導集體將迅速推行新模式感到樂觀。中國沒有其他可行的選擇。

  金融市場以及對增長饑渴的發達經濟體不會對再平衡過程中中國經濟所經歷的增長速度放緩這一自然節律感到高興。

  的確,資源行業,以及像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和俄羅斯這些以資源為基礎的經濟體已經對中國過去不可持續的高速增長上癮。但中國知道,現在已經到了改變這一危險習慣的時候了。

  面對中國新的消費引導型增長模式,美國的問題可能有所不同。畢竟,私人消費增長意味著中國的儲蓄盈餘的終結,也就是說似乎永無休止的盈餘轉變成美國國債這樣的美元資產的循環將結束。那麼,誰會繼續為美國的預算赤字提供資金呢?提供這些資金的條件又會是怎樣的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