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中國不高興後果有多嚴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7 06:54:01  


上個月英國首相卡梅倫放棄了計劃的北京之行,因為沒有人承諾有適當層級的人會與他會面。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5月14日載文《讓中國不高興有關係嗎?》,摘要如下:

  有報告稱印度上月取消了和美國計劃進行的海上演習,原因是擔心演習會讓北京不快。這只是最近的一個證據,說明有這麼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隨著中國的自信心在增長,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以及避免潛在的相關問題的方式——已經變得越來越迫切。最近兩起外交口角尤其值得關注:中國向英國和挪威發起的戰鬥。兩起事件都與在價值觀和人權問題上的分歧有關。兩起事件的結果都是北京方面強硬的政治回應。而兩起事件都很能說明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角色轉變。

  對於英國來說,導火索是去年5月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在倫敦會見了達賴喇嘛。中國方面的高層訪問幾乎是立刻中斷。據報道,上個月卡梅倫放棄了計劃的北京之行,因為沒有人承諾有適當層級的人會與他會面。考慮到弗朗索瓦.奧朗德總統不久前所受到的熱情接待,這就成了一個難以下咽的苦果。

  不過,奇怪的是,在這一坎坷的時期,貿易的發展卻一帆風順。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國對英國的出口上升了4.9%,達到463億美元,同時從英國進口的貿易量同比上升15.5%,達到168億美元,其增長率在歐盟的主要貿易夥伴中排名第一。中國可能會不高興,卻一直保持著聯繫——只是不願同首相保持聯繫而已。

  這一點也在北京對挪威的處理方式上得到了印證。

  這兩件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尤其是應該如何解讀高層政治聯繫被凍結而大多數其他領域——商業、教育交流和文化活動——卻似乎基本上正常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