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錢荒”,央行不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7 14:26:21  


 
  “錢荒”及其影響,也牽動著中國社會的敏感神經。就在剛過的星期天和星期一,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相繼發生系統故障,櫃面取款、自動取款機、轉賬服務等業務驟然暫停,一些民眾不禁擔憂銀行連續故障是因為銀行沒錢了。

  市場連日來期望央行會像過去一樣及時出手,通過降息、降准、逆回購等方式“放水”來緩解銀行壓力。不過,央行卻出乎意料坐視不理,還在本月18日和20日發行三個月期央票20億元回籠資金,讓市場驚訝和失望。

  謝棟銘指出,除了整體流動性合理,中國利率雙軌制也是央行久久不出手的另一原因。他解釋,中國的貸款利率並不直接與同業利率掛鈎,所以銀行間流動性的緊張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可得到緩衝。

  他也認為,央行這次的舉動,表明它希望以去杠杆化來調整結構,通過這次“錢荒”讓商業銀行意識到管理好自己流動性的重要性,不要“抱著大而不倒的奢望”。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持相同看法。趙錫軍認為,央行傳遞出十分明顯的信息:要求金融機構在開拓市場,進行業務創新和競爭的時候,必須合規,並且注意自身風險控制,若出事就得自己承擔責任,不能再依賴央行救濟。

央行恨鐵不成鋼

  有分析師還比喻,這是央行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家長”,對“花錢大手大腳的孩子們”一個嚴肅警告。

  央行意外的冷靜觀望,也使輿論焦點再次集中到中國總理李克強的金融政策上。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央行比以往更強硬的立場,凸顯李克強推進改革的決心,他勢必要化解國內銀行體系近年積累的金融風險,即便導致經濟在短期內放緩,也要為了長遠效益暫且忍痛。

  渣打銀行昨天發出的研究報告就說:“中國新一屆經濟領導層願以短痛易久安的思路日漸清晰。我們曾經對李克強總理是否願意切實推動改革有過一絲疑慮,然而,我們低估了他即便冒經濟下行風險也堅定經濟決策的決心。這一立場的最明顯例證莫過於上周的銀行間市場。中國央行一改往日作風,任憑銀行間市場利率飈升,大大出乎市場預料。”

誠然,這次教訓已給市場帶來痛楚,但李克強頂住壓力繼續調結構的決心,也給一些市場人士帶來希望。外界現在關注的是,李克強的改革之路在未來能否堅持及如何走下去,而被視為是新政府明確改革方向的關鍵節點、預計今秋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應該會提供更為明確的答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