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大代表建議漢字書寫考級 避免提筆忘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2 14:01:43  


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很多人面臨這樣的尷尬:手里拿著筆,面對白紙,卻怎麼也寫不出某個字。日前,某調查公司對北上廣等12個城市進行的“中國人書法”系列最新調查顯示:94.1%的受訪者都曾遇到提筆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的受訪者經常出現。我們該怎樣看待“提筆忘字”這種流行病?提筆忘字的背後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社會變革?漢字充滿魅力,對於多數人的“失寫症”,該如何去補救?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近半數成人電腦打字 寫字成了學生“專利”

  我們可以在鍵盤上敲字如飛,一分鐘能打出百餘字,可當拿起筆時,面對一些略微難寫的字,我們就會求助於電腦、手機,甚至很多情況下幹脆直接用拼音字母代替不會寫的字。我們不提漢字中罕見難寫的字,就是平常用到的魑魅魍魎、醍醐灌頂、鱗次櫛比、沆瀣一氣、鰥寡孤獨等詞匯,估計很多人都會提起筆忘了字。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這一現象引起了一些文化專家和社會調查機構的關注。

  日前,零點指標數據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12個城市進行的“中國人書法”系列最新調查顯示:94.1%的受訪者都曾遇到提筆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經常出現提筆忘字的情況。調查顯示,女性更容易提筆忘字。另外,出於年齡原因,年齡越大越容易提筆忘字。“80後”、“90後”中19.8%的人出現忘字的情況,“70後”中29.1%的人忘字,“60後”的人中則有30.5%的人提筆忘字。

  其實,提筆忘字緣於信息化時代我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有網絡調查顯示,近43%的人基本全用電腦打字。看看周圍,高校教學電子化、“上班族”依賴電腦、小學生習字也都讓位於奧數和遊戲。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化學者張頤武告訴記者,提筆忘字確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種情況往往成年人更普遍,小孩子反而問題不大。小孩子正在學習漢字,老師嚴格要求他們用筆寫字,他們對漢字的拼寫還可以。“但是離開學校的人,很多年不用筆正兒八經寫字了,大家都用拼音打字,漢字就是這麼被忘記的。我自己都提筆忘字,我相信這是很多人共有的經歷。”

  人大代表提議設立 漢字書寫考級系統

  張頤武稱,從小處說字是人的“面孔”,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怎樣,可以通過他對漢字的掌握和了解看出來。從大處說,通過認字我們才能接觸博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漢字的歷史和文化充滿了民族記憶,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有無數的歷史記憶在裡面,所以學習一個字的來源、演變和未來,是很有趣的。“漢字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現在,很多學校、文化機構以及海外華人對漢字教學很重視,還是有很多人熱愛漢字文化的,這些都是想讓文字得到傳承的人。”張頤武稱。

  為了避免“提筆忘字”的尷尬,我們該怎麼做?張頤武告訴記者,其實,漢字文化的開發和普及需要更多人做出貢獻,尤其是大眾媒體,應該多設置傳播漢字文化的節目和版面。“漢字是最美的文字,傳承漢字需要大家用感情去接觸漢字,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應用,還能體驗漢字之美。書寫方式的改變促使書法脫離實用,書法或許最終像美術一樣走上專業化道路。大家有錢有閑之後可以去練書法,很多退休後的老人練書法練得神清氣爽,練習書法還有個健身的功能呢!”

  漢字的拼寫問題還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的關注。陳振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應該倡導漢字書寫的全民運動。按照他的設想,國家應大力提倡“全民寫漢字”、“全民學書法”,並設置從“應用級”到“藝術表現級”的書寫考級系統。

  矯枉不必過正 電子輸入對漢字傳播有利

  是不是電子設備的拼音輸入逐漸蓋過漢字書寫時,我們就應該感到漢字文化逐漸失落的危機呢?張頤武稱,拼音是我國對世界、對漢字文化的重要貢獻,因為拼音太好學太好認了。“全世界很多人都是通過拼音來學習漢語的,拼音的用處非常大。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有了電腦,發明了用拼音快速打字的方法,這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個趨勢的另一面,就是很多漢字我們一時想不起怎麼寫了,這確實是一個缺憾。”

  張頤武稱,在當下,通過電子產品的拼音書寫,我們應用起漢字來反而更簡單方便了。“網絡剛興起的時候,會覺得電子產品讓我們疏遠文字,但是私媒體時代個人的表達途徑多了,說話和寫字的欲望也多了,電子產品會讓我們更加親近文字,有利有弊。電子產品還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學習漢字的機會,現在很多平板電腦應用程序可以練書法、學習書法。電腦的使用並沒有剝奪我們對漢字的認識、書寫和審美能力。”

  (來源:齊魯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