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倍急於加入TPP談判 欲與中國抗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1 11:20:30  


 
  是什麼促成安倍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分析起來,大致可以看出,安倍急於加入TPP談判,目的有三點: 

  第一,拉近日美關係,鞏固自身政權。2012年歲末,安倍帶領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重新奪回政權後,“穩固政權基礎、謀求長期執政”就成了安倍的首要任務。安倍非常清楚,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廣泛贏得國內選票外,獲得美國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費盡周折實現“安奧會”後,安倍明白,立即回應美國的要求、迅速加入TPP談判,是彌補日美隔閡、拉近兩國關係的有利機會,由此也可以得到奧巴馬政府對自己的支持。 

  第二,意圖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充當“主角”。TPP談判成員國目前有12個,其中,日美經濟規模占TPP框架內整體經濟的九成。而TPP協定一旦達成,12個成員國將形成一個8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占全球經濟的四成。因此,按照安倍的話說,“將(通過TPP)使日本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巨大經濟圈中發揮主導作用,並與同盟國美國共同制定相關規則。日本應該成為主角”。這對於意圖實現“大國夢”的日本,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第三,鞏固日美同盟,進一步牽制、抗衡中國。在WTO談判陷入僵局的情況下,美國意圖通過主導TPP談判,制定有利於自己的、新的世界經濟秩序和國際貿易規則。簽於TPP談判成員國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美國也希望主導這一談判,稀釋中國在這一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對於上台後一直堅持對抗中國立場的安倍政府,TPP無疑是牽制、包圍中國的絕好工具。而且,通過加入TPP談判,可以鞏固日美同盟,為安倍政府抗衡中國增添了強大後盾。 

  有意思的是,安倍上台後極力推動“修憲”,試圖擺脫美國制定的戰後體制。但是,如今安倍為了實現對抗中國的戰略目的,不得不鑽入美國主導的另一個“體制圈”。為了自己的政治企圖,安倍也不惜在拉近日美關係的過程中犧牲日本的“國益”。至於TPP談判過程中日本的5大“聖域”能否得到保護,目前還是未知數。 

  不過,從參加談判的一位馬來西亞特別代表的發言中似乎已經可以找到答案。這位特別代表說:“日本是在談判最後階段加入的,屆時一切議題已經確定,日本必須接受結果。”由此可以看出,安倍信誓旦旦提出的“守護美麗的田園風景是我們的使命”的承諾不過是一個政治騙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