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回避社會“不同聲音”不可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7 12:33:02  


 
  可以料定,隨著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深入、社會進一步開放,多元化的聲音不會減少,只會增多。而且一旦全社會形成多種聲音的自由、正常表達的良好環境,不僅不會給社會穩定造成危害,反而有利於社會各階層、不同群體的意見交流,增進社會群體間的相互了解、消除隔閡。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面對敏感議題和民眾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不同聲音,社會主流聲音尤其是官方聲音不能充耳不聞、悶聲不響、一味回避。即便偶有回應,也語言生硬、思維僵化、抱殘守缺,甚至強詞奪理,做出一種“高高在上”姿態,不能以理服人。

  其次,面對一些為個人博出位的不負責任言論,或者人為炒作放大官民之間、不同利益群體之間聲音的差異化,更需要官方及時發聲,告訴公眾真相,戳穿個別人的別有用心。防止普羅大眾被這種嘩眾取寵言論誤導。

  利用公權力封堵不同聲音是封閉社會中的老思維、老做法,必須摒棄。同時,對於那些公然挑戰社會道德法律底線的極端言辭,政府也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堅決打擊,不可姑息。前者是要求政府能營造民主、自由和輿論環境,進一步改善政府管理工作。後者則要求政府為維護社會正義擔當起應有責任,切莫缺位。

  在複雜國際輿情以及矛盾多發的國內現實中,如何引導輿論、實現社會管理轉型正是中國政府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