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統計數據:不相信卻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0 09:14:38  


 
  回顧過去1年中國的PMI可以發現,僅僅是範圍在49.8至51.0之間的小範圍內波動。雖然其上行和下降受到市場普遍關注,但僅僅是小數點後第1位的差別。或許把這稱為統計誤差更為合適。只要觀察汽車、家電銷售以及進出口動向,就可以發現實體經濟的波動應該更加明顯。在被認為經濟出現減速的時期,PMI仍然高於50,這令人不解。去年1-3月期汽車銷量比上一年同期減少3.4%,而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也連續5年出現放緩。儘管如此,PMI仍然高於50。

  或許是市場相關人士對官方PMI開始抱有懷疑,最近匯豐銀行(HSBC)自主發布的PMI受到重視。匯豐銀行的PMI數值波動更加明顯。去年1-3月PMI均低於50,在影子銀行問題引發擔憂的今年7月,匯豐銀行PMI降至47.7,與多數商務人士的實際感受一致。

  那麼,中國的統計數據是否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呢?希望讀者比較一下官方PMI和匯豐銀行PMI的走勢。兩者的波動雖略微然存在時間上的偏差,但在整體上基本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說,在景氣度方向上兩者沒有明顯差異。只不過是,最近的官方PMI波動範圍極小。如果了解這個特點,官方統計數據也可以作為觀察經濟的指標。因此,市場相關人士看到官方PMI數據的微小變化,就能看出中國的景氣度,同時對資金投向加以調整。

  在波動範圍狹小這一點上,其他中國官方統計數據也如出一轍。以零售行業銷售額增長率為例,最近1年相比去年同月的波動幅度僅在12%-15%之間。而GDP增長率也處於7.4%-7.8%的狹小範圍內。雖然波動幅度都很小,但在大方向上與景氣度變化保持了一致。波動範圍之所以狹小,可能是為防止數字變化過大,在計算和統計方法上做了調整。如果變化幅度過於明顯,將被認為經濟出現過熱和失速,因此遭到批評。

  雖然中國的統計數據可能不夠準確,但仍然反映了經濟趨勢。如果了解這些中國統計數據的特征,不僅可用於市場交易,而且可用作業務戰略的基礎數據。但是,如果不了解其特有的特點,將只會看到一堆奇怪的數字。中國的統計數據讓人感到為難,正是因為並非是胡編亂造,也包含了真實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