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說來,出口大宗商品的發展中經濟體受到的影響將大於富國。當然,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應該會促進大宗商品進口國的增長並降低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
鐵礦石就是一個例子。由於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吸收中國需求減少帶來的供應過剩,今後幾年鐵礦石的價格可能會下降,據估計,到2015年價格會下降一半。
另一個好處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大型新興市場將有機會進入中國即將撤出的基礎製造業。孟加拉國已經很快成為世界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
巴西已經在鞋類等低技術行業面臨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同時也將日益在高附加值市場與中國面對面地競爭。因此提高競爭力的政策將比以往更重要。
中國已成為歐洲奢侈品供應商的一個高利潤市場,隨著消費者收入增加以及眼光越來越高,中國將為外國公司提供越來越多的機會。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說,有安全意識的父母選擇進口嬰兒配方奶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朱海斌說:“我們可能會看到消費籃子發生變化。中國消費者逐漸重視產品質量,這對許多跨國出口商來說是好消息,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出口商。”
對發達經濟體來說,另一個盈利來源是服務業,該部門僅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3%,是所有大型經濟體中份額最小的。
匯豐銀行全球貿易融資主管詹姆斯.埃米特說,中國的城市化和中產階級的崛起為英國和其他國家的醫療、教育和旅遊業提供了機會。
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耶魯大學的斯蒂芬.羅奇說,隨著服務業的發展,到2025年,外國公司可以從(中國的)零售、運輸、酒店、金融等行業獲益高達6萬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