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農科院研究員:轉基因作物能增產是騙人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6 10:47:23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9月29日在北京召開再論轉基因與國家安全研討會。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航天科技集團、西南財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就當前我國轉基因問題的性質、形勢、管理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據新華社報道,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習近平主席最近關於“中國的糧食安全要靠自己”,“我們自己的飯碗主要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的指示非常重要,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13億中國人的吃飯及其安全問題,要靠一大批袁隆平式的中國農業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解決。

  以下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佟屏亞在研討會上的發言:

  我一輩子就在這個研究所從事農業科學研究。我給大家介紹一些背景材料。誰控制了種子,誰就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農業!

  從2004年我就感覺到孟山都在有計劃地打入中國。他有幾種進入方式,最重要的是人,從企業普通員工到高管人員,從科技專家到政府官員。抓住人才能解決進入。十年磨一劍,以孟山都為首的跨國集團已經完成了在中國的轉基因布局。在跨國公司老板的眼裡,中國不只是一個巨大的種子市場,也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農業基地。跨國公司把中國種業納入全球化戰略體系,成為全球化競爭贏得全局性勝利的重要環節。

  一是尋求企業合作。要占據中國種業市場,首先必須與大型種子公司合作。上世紀90年代,孟山都公司率先與河北省種子公司、安徽省種子公司合資成立冀岱棉、安岱棉種公司,抗棉鈴蟲品種引進中國。2001年,孟山都公司與中種集團合資成立中種迪卡公司,為雜交玉米進入中國鋪平了道路。杜邦-先鋒公司2002年與登海種業成立先鋒-登海公司;2006年與敦煌種業成立敦煌-先鋒公司。借此跳板,先鋒公司成功地完成了先玉335玉米在東北春播區、黃淮海夏播區和西北地區的布局。

  二是開展合作研究。杜邦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合作,發揮各自在應用微生物篩選鑒定、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優勢,發掘有效防治重要農作物害蟲的目標基因,通過鑒定新型殺蟲蛋白基因促進抗蟲農作物品種的研發和商業推廣。先鋒公司將利用分子進化、分子育種以及其他的專利性狀改良技術進一步開發目標基因,並應用快速性狀整合新工藝,將新性狀導入高產新品種中,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2012年10月12日,杜邦先鋒與中國農科院簽署《農業基礎與應用技術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在育種、農作物抗病蟲害和生物技術等基礎與應用技術領域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研究。跨國公司把其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機構全部轉入中國,把中國作為全球化科研和種業發展基地。

  三是聘任高級顧問。上世紀80至90年代,改革開放掀起科研人員留學、進修、合作研究的出國潮,受到國際咨詢機構和跨國種業公司,如洛克菲勒基金會、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的資助,陸續回國的學人多數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協會學會乃至政府機構任職,有的已擢升院士、政協委員或政府官員,在國家科技政策方面有一定話語權,在社會活動中有一定執行力,甚至能左右媒體的宣傳導向。跨國公司通過長期鋪墊,進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或資助科研項目,或進行合作研究,或聘任為高級顧問,對加速跨國公司本土化發展,順利建立進入政治、經濟、科研決策領域的鏈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