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解讀《決定》:確實是一次全面深化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6 09:03:38


 
提出“國家治理”理念

  至於《決定》中首次亮出的“探索實行官邸制”,許耀桐也肯定說:“本來就應該做的,在新加坡這點早就規範了。”

  另一方面,本次三中全會的公報與上述《決定》中都出現的“國家治理”一詞,近日也都引起學者熱議。

  蔡繼明昨晚分析說,《決定》在改革總體目標裡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是中共黨內文獻裡首次出現“國家治理”這個詞,與過去的“國家統治”、“國家管理”,“國體”、“政體”等等提法都不同。

  他進一步分析,國家治理裡包含很多內容,包括國家治理的理念,例如到底要追求國富民強還是民富國強,要更多強調集體利益還是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要突出中央的還是地方的利益?所有這些理念都包含在國家治理的體系裡。

  與此同時,國家治理的結構,包括整個國家機器,各個機構之間的相互制衡,包括司法獨立,政府的依法執政,執政黨和立法機構的關係等方面,都屬於國家治理體系的層面。

  他表示,《公報》講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如今中國還沒有達到現代化,那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思,就應該是朝著發達國家、已經現代化的國家的方式去推進,這就包括完善市場經濟,依法治國,而使公民享有充分的、受保障的民主與自由權利,也是應有之義。

  他說:“(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下)這幾個要素,都應該具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