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空識區交鋒 中國贏得一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9:20:22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美國《僑報》12月5日載文《空識區交鋒 中國贏得一役》,摘要如下:

  美國副總統約瑟夫·拜登巡訪東亞三國,議題很多,但各界關注的唯有一個:美國對 “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態度與立場。這不僅是對美中“戰略夥伴關係”的一項測試也是對美日同盟、美中日三角關係狀態的一項測試。

  當中國提出設立“防空識別區”後,反應最為激烈的是日本,安倍上下鬧騰。美國也做出了一些反應,一再表示不承認,並派遣戰機進空識區,還在本地區增加部署偵察機,但總體而言,拿捏得比較有分寸,顯示美國對這一問題,有著更深一層的考慮。

  日本人很清楚,在空識區問題上,假如沒有美國撐腰,是鬧騰不贏的。拜登訪東亞三國,日本認為聯美抗華的時機來了。在與拜登的會晤中,美日達成了四項共識:即不默認中方單方面設立防空識別區。強化日美兩國之間的相互合作。自衛隊和美軍不會因此而改變在這一空域的聯合行動。絕不容許中國對民航客機的飛行安全構成威脅。表面看,美日“聯手”了,但更要緊的是,拜登拒絕了日方的三項要求:發表一份“共同聲明”,共同要求“中國必須撤回防空識別區”,阻止航空公司向中國政府遞交飛行計劃書。顯示出拜登並未跟安倍起舞。

  媒體報道,在與拜登會談後,安倍晉三“神色凝重”。拜登在會談後則表示:“出現誤判和錯誤行動的可能性很大......希望日中間進一步加強對話和危機管理機制的建設。”

  另據報道,拜登在日期間表示:“習近平主席正處於事業起步的艱難時期,我不能給他添麻煩。” 此時,美國的立場已經很清楚。第一,立場居中:在中日爭議中,不完全偏袒日本,使之保持“仲裁者”身份;因為東亞局勢緊張,對美國也沒有好處。美國更擔心的是事件造成地區緊張局勢,擦槍走火的危險性增大。第二,保持彈性:在空識區問題上保持一定彈性處理的空間,即不默認,也否認;第三,區別處理:軍隊和民間企業區別對待。美航空管理部門已經建議美民航公司遵守中方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規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