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李求解中國經濟六大難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9 00:20:09


 
  “限與放”是指政府在投資和消費領域的“限制政策”和資本或需求本身的“放任特性”相矛盾。以房地產和汽車為例,為了控制大城市漲價,政府在幾乎所有的直轄市、區域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都對房市採取了“限購”政策;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已經有6個城市“限購”家庭汽車。媒體報道說,還會有更多城市加入“限購”行列。這種以“限”壓“需”方式顯然不是治本之策,房和車被老百姓視為重要的“幸福生活”指標之一,當局須盡快解決。
 
  “公與私”是指公有經濟(以國企為主體)同私營經濟(民資民企)之間的關係。近年來,國企壟斷經營、占有優勢資源、享受特殊政策等受到輿論詬病,中國政府也在多個文件中強調給民資鬆綁,向民資開放一些領域,拓寬其投資渠道。事實上,正如經濟學家厲以寧所言:“國進民退、國退民進都不是中國的目標”。在“國與民之爭”今後還將長期存在的背景下,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實現國企與民企的“雙贏”。
 
  “內與外”則是指中國經濟中如何實現“外貿”和“內需”的有效轉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國際經貿正越來越多地受到政治干擾,這對長期以來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場“危機”。在各種國際壓力下,加之中國國內各種成本的增加,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下降,中國如何在新一輪國際經濟分工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出口企業如何轉型等,是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上六題,題題重要,題題不好解,題題是對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駕馭全局能力的考驗,題題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標杆性事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