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制華外交不可小視,中國如何因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7 17:06:04


 
  安倍的宣示雖引發中方反對,但客觀上卻恰在提醒中方經營非洲策略調整之方向。

  安倍在東南亞的進取顯然更值得警惕,它使得中方必須謹慎拿捏東南亞方向外交方略。中國剛剛修訂海南省漁業法規,其中規定外國漁船進入該省所轄海域進行漁業作業須先獲得中方許可。此規並非新訂,而是於2008年即已創制,針對的是南海漁業中東南亞國家漁船對中方漁權的侵犯。用一條地方漁業規定的重新修訂來加強對本方漁權的維護,客觀上起到宣示南海主權的作用。中方此舉可謂謹慎、低調,雖因美國國務院將其強調起來並進行抨擊而引發東南亞國家的反對,卻也充分顯示出中方在東南亞方向的用心。

  這恰與在對日方向的東海劃設防空識別區的做法形成對比。識別區劃設之主動、高調在國際上引起極大反響,且使各方都做出相應調整。南海方向上則相對平靜,不做類似高調處理的原因在於,中方深知不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樹敵",否則難免限於被動。此番漁規修訂,若無美國方面做出抨擊,東南亞國家本不會做出太大反應,此中可見中方之策略。

  與日本關係的緊張不可能不牽動中國外交版圖中其他戰略空間,對應調整成為必須。而當日方主動出擊,甚至直指中國其他外交陣地,主動、靈活的因應就更加必要。顯然,對日外交的外延正在擴大,中國外交更需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