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本土學者也開始“唱衰”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30:41


 
  一向對中國經濟比較樂觀的原中國央行顧問李稻葵也預計增長動能將減弱,至少現在如此。他說,應該從心理上做好今年開局不利的準備。他預計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可能跌破7.5%。

  經濟放緩加大了債務違約的風險。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卓元說,總體信貸和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不斷膨脹是主要風險。

  他在這次研討會上說,困難會比較多,不一定能很快克服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的信貸規模還在迅速擴張。張卓元說,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總量(最廣泛的信貸指標)可能超過2009年,也就是金融危機爆發後政府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的那一年。2009年中國社會融資總量為人民幣13.9萬億元(合2.3萬億美元),相當於全國經濟總產值的41%。

  他說,地方政府必須借更多的錢來償還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

  中國審計署去年年末表示,截至6月底,地方政府發行和擔保的債務總額激增至人民幣17.9萬億元,較2010年底的上一次統計增加了67%。其中近40%的債務將在今年年底前到期,加重了地方政府借新債還舊債的壓力。

  李稻葵說,一直靠借款為多數公共項目融資的地方政府應當鼓勵更多民營資本投資基礎設施領域,可以選擇利潤較高的地鐵等項目向民營資本開放。

  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他建議政府允許一些高收益率金融產品違約,這些金融產品往往與地方政府和管理不善的借款人有關。

  但目前來看政府並沒有采納這類建議。上個月末,當山西省一家煤炭公司的一筆人民幣30億元的貸款面臨違約時,當地政府就沒能堅持原則。為了避免違約事件發生,當地政府允許這家公司重開一個因事故關閉的煤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餘斌說,中央應該採取一些極端手段控制地方債務;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償債,則當地官員不能升遷,不能領薪水,當地基建項目也要停止。

  這樣嚴厲的手段肯定會讓一些官員垂頭喪氣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