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打車”軟件暴露中國式競爭弊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10:47:49


 
  在我看來,打車App並不是以方便消費者和出租車司機為最終目的而存在。南京有報道說,打車App的出現已導致一些不會使用這種軟件或不願加價的人很難打到車。
 
  在中國,還有很多類似嘀嘀打車和快的搭車的中國式競爭,例如王老吉和加多寶、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
 
  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同為立足湖南的工程機械製造商,兩家公司在過去10年發生了激烈的競爭。財新《新世紀》周刊去年一篇探究其生死纏鬥緣由的文章說,“這是一種在中國特殊土壤上滋生的、與正常競爭並不相同的可怕纏鬥”。
 
  從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的談話,可以看出他是怎麼看待這種競爭的。他說:“等三一重工比中聯重科大很多的時候,就不存在現在這種競爭局面了。”
 
  在國際上,兩家類似公司的競爭比比皆是,但很少像中國式競爭那樣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是典型的例子,兩家汽水的競爭讓人看了賞心悅目。蘋果和微軟的競爭持續了幾十年,但沒有出現這種不計成本的血戰,而是形成差異化競爭;蘋果與三星的交惡也僅限於法庭上和口頭上。
 
  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李光鬥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受幾千年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企業家習慣以分出勝負的戰爭思維來應對商業之爭,所以中國企業家的競爭有一種“有你沒我”“一股獨大”的心態。
 
  很多人看到中國式競爭,擔心中國企業有朝一日在國際舞台上和其他對手競爭時出現這種局面,更有人擔心中國會否在與美國的競爭中也出現這種“零和博弈”的局面。
 
  人是很膽小的動物,不喜歡改變熟悉的現狀。國家也一樣。於是乎,有一些國家希望美國繼續強大,避免現有國際秩序向中國傾斜,盡力保持國際格局的現狀(status quo)。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