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3500萬的戰殤者,對南京大屠殺30萬死難者,我們不能像猶太人那樣將他們的姓名一個個列出來,不能不說也是一個缺憾。中國慣常所採取的“實用”的歷史觀,過多承擔了政治任務。抗戰勝利後,從民國到新中國政府,基於種種外交策略上的考慮,對日本侵略的調查和記載不夠及時、不夠重視,以致對日本的戰爭罪行情緒化宣傳過多,卻失之事實和數字的精確,也疏於規範莊重的國家級正式紀念。截至目前,在12月13日鳴警報的,僅僅南京一個城市。
今天,中國當局邁出了既合乎國際慣例、又順應海內外華人情感的重要一步。生命最大意義屬於每一個鮮活的個體,無論是3000萬、30萬,還是3個人。南京大屠殺是近現代中華民族苦難的縮影,是歷史記憶的最沉重的一頁,是天理人倫的重要篇章。對死難國民的態度,映射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民族的生活態度。從1978年有華僑到南京獻花卻無處可放,到1985年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落成,再到1994年至今全市12月13日拉響警報,直至這一天成為國家“公祭日”——這個民族越來越懂得銘記歷史,這個國家越來越尊崇每一個國民的價值。
再次放眼世界,中國這樣的大國立法確定紀念日、設立公祭日,舉國行動,隆重紀念,莊嚴祭奠,將使中國抗日戰爭與“南京大屠殺”真正成為世界級研究課題。在猶太人的努力下,“奧斯維辛”一詞早已超越其地理和事件的含義,成為文明時代種族滅絕的象徵,飽含著人類對苦難的反省與人性的更深的認識。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們的不幸,理應轉化為類似的價值,讓世人對日本侵華戰爭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將日本的戰爭罪惡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也將是中國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與文明的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