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唱衰中國論再起 不可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09:03:33


 
  中國央行的做法未能遏制信貸增長,1月份新增信貸達到創紀錄水平。埃爾曼表示,他相信,這一點並不令人擔心。因為“與此同時外匯儲備和國內儲蓄水平十分穩健,可起到支持作用。”

  今年夏季,隨著一系列信托機構——這種財富管理機構已成為信貸市場一大流動性來源——走向成熟,中國政府可能會有很多機會,展示其讓市場朝著更有效配置資金的方向發展的決心。到時候,可能不只一家機構難以獲得必要的流動性。

  今年1月底就發生過這種事,中誠信托(China Credit Trust)險些釀成中國10年來規模最大的此類破產案。最終,投資者拿回了本金,因為該機構在春節前得到了紓困。這令外界擔心,投資者將無法從中吸取關於違約風險的教訓。

  布洛表示:“現在的問題是,今年晚些時候,他們是否會讓某家金融機構破產?”就像今年1月那樣,中國央行將擔心市場對此類破產的反應,但“進行紓困的缺點是,投資者將認為(此類產品)永遠不會違約。”

  Generali Investments首席經濟學家克勞斯•威納(Klaus Wiener)的態度更為樂觀。他預測,今年夏季將出現一些違約事件,“但它們都會屬於個別情況,不會引發系統性反應。”

  布洛解釋道,中國政府需要實施經濟改革、控制信貸增長並維護金融穩定,很難三者兼顧。

  威納指出,維護金融穩定相對容易。“他們有貨幣政策和財政工具可以動用,這些工具歷來行之有效。”

  布洛表示,金融穩定和信貸持續擴張,再加上不充分的經濟改革,只會拖延危機的發生。“目前,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們在一步一步地推行。但這個過程是否足夠快,能夠及時防止未來爆發某種危機?”

  “如果未來幾年情況沒有任何改變,唱衰中國就有其道理,”埃爾曼表示,他樂觀地認為中國確實正在進行改革。“確實,施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可能會與既得利益群體發生衝突,但關鍵是,習近平主席的政府是否有勇氣將這些改革進行到底。在我們看來,目前情況還是不錯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