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決債務問題 中國須用苦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2 08:36:27


 
  首先,中國政府開始不願繼續無差別地提供紓困,這或許會產生意外後果,挫傷投資者對大量借款人償債能力的信心。結果可能會引發一輪信貸緊縮,從而導致大批違約事件發生,這將是政府不願看到的。
 
  沒有了政府的隱性擔保,放貸機構投放新貸款或對舊貸款進行展期的意願將減弱。這幾乎肯定會迫使大量債務人違約——其中一些債務人可能已制定了可行的方案,最終會有能力償債。即便是相對健康的債務人也很可能遭到衝擊。
 
  其次,中國許多債務合同是由第三方擔保的。如果一名債務人無法履約,可能引發一系列違約,因為為違約債務人提供擔保的實體本身可能也跟著無法履行償債義務。系統性風險可能遠超中國當局的設想,並且可能出自金融體系中的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落。接踵而至的衝擊可能嚴重損害實體經濟。
 
  第三,確定應該讓哪些債務人違約,將不可避免地是一個帶有政治色彩的任務。目前中國在破產、重組和清算方面缺乏基於市場的機制和流程。政府官員將決定該對哪些債務人實施紓困,該讓哪些倒下。可想而知,這個過程將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最終存活下來的債務人不是那些最應該被救助的,而是那些關係最硬的。
 
  最後,通過違約和信貸緊縮的形式在中國經濟中樹立金融紀律,將使得中國政府更難實現2014年經濟增長7.5%的目標。為增強市場對政府改革決心的信任,中國政府必須考慮放棄這種人為設定的目標,這樣他們才會有更大的自由來實施痛苦的金融改革。
 
  李克強對貸款違約問題的坦率回答只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小步。中國政府必須展現更大決心,以恢復金融領域的穩定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