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何時才會國際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0 08:01:56


 
  他說,那些興奮的談話或許顯示出一種令人振奮的前景,但現實遠沒有那麼樂觀。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意識到中國如今的金融邊界仍是多麼封閉,也不明白儘管鬧出了那麼大動靜、做出了那麼多承諾,但中國過去幾年裡在開放跨境資本流動方面取得的進展其實非常少。他們往往還忽視了,人民幣本土資產市場規模與全球主要貨幣相比是多麼小。同樣,這種局面在過去10年也幾乎沒有任何改觀。簡言之,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在國際投資組合中取得重大份額的可能性接近於零。

  ETF證券公司(ETF Securities)的高級研究分析師馬丁•阿諾德(Martin Arnold)表示,中國將繼續走人民幣國際化道路,因為中國希望在全球貿易發揮更大作用,也希望構建讓市場起更大驅動作用的經濟。然而,由於中國是中央計劃經濟,中國政策制定者始終會希望對人民幣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

  安石投資(Ashmore Investment)的研究主管簡•德恩(Jan Dehn)在一篇簡短的分析報告中著重指出了這種控制特征。他預言,人民幣將在12年內實現7天24小時可自由兌換,但這將只是中國意義上的。“這個過程將是漸進的,它將建立在中國與世界各國簽署的雙邊協議基礎之上,並將跟隨中國解除資本管制情況而變化”。他補充稱,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的步伐將由中國當局控制。

  道富銀行(State Street)亞太外匯業務主管傑裡米•阿米蒂奇(Jeremy Armitage)提到中國政府最近宣布的利率自由化、存款保險制度和擴大人民幣日交易區間這幾項改革舉措,他稱這些舉措顯示人民幣正全面邁向可自由兌換。他說:“前進的軌跡顯然是朝向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然而,阿米蒂奇補充稱,人民幣要成為主要儲備貨幣,中國政府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他補充道,中國經濟從出口驅動型轉向內需驅動型不會一蹴而就。“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進程將與之同步進行,我們預計將在5到10年內完成”。

  他指出,英國央行(BoE)和中國人民銀行(PBoC)簽署的協議,標誌著中國在謹慎推動人民幣在全球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方面又邁出了一步。

  羅素投資(Russell Investments)的投資分析師沃特•斯圖肯布姆(Wouter Sturkenboom)也認為,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差不多得要5到10年時間。他說,要實現出口拉動型向消費增長拉動型經濟的轉變,中國必須放開資本賬戶和利率。他援引“蒙代爾-弗萊明三元悖論”(Mundell-Fleming Impossible Trinity)為理由。該悖論提出,一國不可能同時享有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他說:“這是經濟學基本原理。”

  然而,最終而言,一切都必須從中國對短期和長期思維眾所周知的態度這個角度去評估。施羅德(Schroder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克雷格•博瑟姆(Craig Botham)確信人民幣將會在自己有生之年實現可自由兌換。博瑟姆今年27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