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近日載文:《人民幣跌勢持續 顯市場強大》稱,人民幣尚未顯露出停止下跌的跡象,加劇了市場對人民幣將進一步下跌的擔憂。在經濟增長放緩之際,連續三個月以來人民幣幾乎每天都在下跌。摘要如下:
自1月底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下跌3.4%,創出了16月低點。人民幣在兩年前也出現了持續三個月的跌勢,當時歐洲債務危機加劇促使投資者撤出風險較大的市場,但那次的跌幅不及本輪跌幅的一半。在可自由浮動的離岸市場,人民幣的跌勢更大。
人民幣此輪下跌最初是由中國央行引導的,該行希望借此挫敗押注人民幣將持續升值的短線投機者,並為擴大人民幣的雙向波動區間做準備。不過,儘管中國央行在最近幾日調高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且中間價通常能確立匯率走向,但人民幣仍在繼續下跌,這顯示出了市場力量的強大。
近日,人民幣一度較中間價下跌了1.6%,是有史以來的最大差距。這樣的跌勢還可能導致中國與美國等貿易夥伴國的關係更趨緊張。儘管人民幣自2005年以來上漲了逾30%,但美國等國仍在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人民幣下跌雖然對出口商有利,但也帶來了金融風險。近日,美元兌人民幣在本地和離岸市場都突破了6.25元的重要心理位。分析師們估計,由於人民幣意外下跌,在該價位上可能會有數十億美元的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遭受嚴重損失。這種合約是一種高杠杆衍生品。
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們預計人民幣將繼續下跌,其中荷蘭國際集團(ING)和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均預計人民幣將跌至1美元兌6.3元的水平。若人民幣果真跌至該水平,則將創下2012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標誌著其今年以來的累計跌幅將接近4%,這一跌幅將是前所未見的。
荷蘭國際集團亞洲經濟學家康登表示,該行正在考慮人民幣不再單邊升值的情景;中國政府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是為了加大人民幣的雙邊波動風險,而且是動真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