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旗”欲復興,不能光指望政策扶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2 09:28:31


紅旗H7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中國軍方訂購的首批千餘輛紅旗H7轎車近日完成交付,標誌著軍方公務用車採購全面本土化。有了“首批”,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對於日子艱難的民族汽車品牌紅旗來說,不失為一次難得的良機。

  美國《僑傲》5月20日載文《“紅旗”欲復興,圓夢當自強》,文章說,已到“知天命”年齡的紅旗,承載了中國人的汽車夢,但一路走來,磕磕絆絆不斷——它誕生於1958年,曾於1981年至1992年間停產;1981年前的銷量共計才1542輛,年均70輛;1992年後,銷量同樣低位徘徊;像此次軍方訂購的紅旗H7,自2013年5月上市以來,9個月內僅售出3000多輛(不包括此次訂購),而德系品牌寶馬、奧迪等只需數天就能完成相同銷量。

  產銷不振的背後,則是生產與經營上的一堆病灶。例如,在生產上,紅旗歷來強調“自主品牌”,但又難脫山寨之嫌,紅旗CA7220“用了”奧迪100的外殼、內飾及克萊斯勒的發動機,紅旗CA7460“參考了”福特林肯城市車型,紅旗HQ3則是在日本版皇冠MAJESTA的基礎上打造而成……外界看不到其自主創新的亮點。又如,在經營上,紅旗耗巨資修建了多處“紅館”負責經銷,每家紅館建設費用為數千萬元,但服務卻是個短板,汽車一旦出問題只能去一汽旗下另一個品牌奔騰店內維修,消費者頗有怨氣。

  面對這些病症,中國人對紅旗車多懷“恨鐵不成鋼”遺憾與失落。口碑是市場檢驗出來的,久而久之,紅旗在中高端市場失去了與德系、美系、日系等品牌厮殺的元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