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石化產品:中國大宗商品欺詐新工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08:31:27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在中國因涉嫌欺詐而受到警方調查的大宗商品融資工具中,進口石化產品是最新的一種,這充分表明廣泛使用原材料作為抵押品以募集貸款和規避信貸限制所面臨的風險。

  英國路透社7月3日報道《石化產品,中國最新的大宗商品欺詐工具》,文章說,據高盛集團估計,中國大宗商品融資規模高達1600億美元,而自青島港查獲一起金屬融資欺詐案後,中國的大宗商品融資交易受到了密切監視。

  據來自警方和貿易部門的消息,目前有關人員正在調查天津港一起涉嫌欺詐的案件,此案涉及“混合芳烴”,這是一種在調和汽油中常常用到的精煉產品。

  由於中國的決策者力圖控制信貸過快增長,因而從傳統的銅板到大豆和橡膠等易腐品的大宗商品融資近年來在中國越發受到青睞。而這令中國所謂影子銀行體系的信貸額進一步增加(分析人士認為,構成中國影子銀行的數萬億美元非銀行貸款是中國經濟最嚴峻的風險之一),而且也增加了欺詐的可能性。

  在青島港,警方正在調查一家名叫德誠礦業的私營企業是否重複質押金屬庫存以騙取貸款。

  這項調查引發的擔憂迫使銀行和交易所考慮採取新的措施來管理中國的大宗商品融資活動。交易人員表示,這有可能導致除大型公司和國有企業外其他企業都得不到貸款。

  從涉案金額看,天津的案件似乎比青島的案件小得多,但也說明了以工業原料作為融資工具的廣泛性。

  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中聯油)是國企中石油的貿易部門。據中聯油的消息人士和一名常常與該公司做交易的中間商透露,中聯油的一家地方分公司曾斥資4000萬元人民幣購買了儲存在天津一個油罐中的4000噸混合芳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