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兩名游客參觀鄧世昌墓。 |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紀念日。鑒於當前中日關系緊張,外加北京推動軍事現代化進程,今年的甲午戰爭紀念日較往年得到了媒體更多的關注。
香港《南華早報》7月27日載文《北京因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而得分》,文章說,分析人士表示,對中國來說,紀念甲午戰爭在國內外都有利好因素。它使北京得以在全球舞台上宣稱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同時向國內民衆傳遞出改革對保家衛國至關重要的信息。
2014年和1894年同為甲午年。這種重合促使一些鷹派表示,當年積貧積弱的中國備受屈辱,如今強大起來的中國應該為此複仇。
北京近期頻頻提及南京大屠殺和抗戰爆發等一系列歷史事件,凸顯中國在過去遭受的種種苦難。
分析人士表示,重視這些紀念日是一項範圍更加廣泛的國內計劃的一部分。
悉尼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專家袁勁東說“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方面和終極目標是,讓中國擺脫歷史上外國列強對其造成的屈辱。相較其他國家,日本可能給中國帶來的屈辱更多。”
澳大利亞獨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本傑明•赫斯科維奇表示,紀念甲午戰爭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有利無弊。
赫斯科維奇說,日本可能被描述成擴張主義者和占領國,中國戰敗則由於清帝國的無能。
他說:“對北京來說,這是個完美無缺的信息組合。一方面,這顯然給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根深蒂固以及東京不可信任的說法增加了分量;另一方面,它看上去證實了現代化和改革對保護國家至關重要這個經驗教訓。” |